第一卷 風捲殘雲 第九章:拉攏(第2/2頁)
章節報錯
菜刀在距離王承恩鼻尖一指距離停下來,店老闆不敢相信看著自己胸膛, 被一隻箭鏃射入,他想開口告訴其他人,眼前這人就是大明朝首席太監,他拼命張嘴,又是一隻箭鏃射來,這一箭,命中他的咽喉,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
王承恩往後一看,是聆敬陽,聆敬陽讓王承恩去買些熟食,王承恩剛走,他覺得有些不妥,就從地上撿起來一副弓箭跟上去,恰好看到王承恩被襲擊,於是連發兩箭,將利益燻心的黑心老闆射死。
周圍人嚇得四散,聆敬陽高聲吼道:“此人襲擊大順將士,死有餘辜,其他閒雜人等,速速避讓。”
大順軍在京城是主人,殺死個把屁民,幾乎沒有水花聲音,附近負責維持秩序的大順軍士兵趕來,聆敬陽連忙告訴他們,他是中軍黨守素下屬,昨晚跟隨都尉在附近絞殺殘餘明軍,正在打掃戰場,讓部下來買些熟食,卻被宵小之輩偷襲,還請諸位弟兄可以主持公道。
城內大順將士皆是兄弟,這些大順軍將士一直在試圖平息零星抵抗,已經取得很好效果,可此時又有人偷襲戰友,好在戰友反殺敵人,他們揮揮手,讓聆敬陽和王承恩離去,隨後將店老闆人頭砍下,封閉店鋪,驅散人群。
王承恩和聆敬陽往回走,聆敬陽和王承恩說道:“王恩,是我疏忽,請莫往心裡去。”
“聆哨總,你這硬功夫了得,箭術也是百步穿楊,可否告訴老奴,你之前是在哪一衛?”
原來他認為聆敬陽是京城哪一隻禁軍部隊將領,但是京城禁軍數量太多,他又不認識每一箇中低階將領,於是問聆敬陽是哪一支部隊,為什麼要救他和陛下?
聆敬陽沒有說話,王承恩又問他:“你把我和陛下獻給李賊,有黃金萬兩,豈不美哉?”
聆敬陽突然停下腳步,回過頭來看著王承恩眼睛,說道:“大明朝是該死了,可不能現在死,現在死的也不是時候。”
王承恩不太明白聆敬陽意思,繼續問道:“大明朝沒有死,在江南還有甲兵百萬,怎麼輕言死呢?”
“大明在江南還有雄兵百萬,那為什麼陛下和你都要上吊呢?要不是我,你兩屍體已被人抬到李自成面前,被人當成戰利品炫耀。”
王承恩臉紅的和猴子屁股一樣,他一直不贊成陛下死守京城,應該早日南渡應天府,陸路不通,就走海路,可是陛下臉皮薄,又不好意思和大臣開口,大臣也因為陳新甲這件事情(陳新甲奉崇禎之命,秘密與後金議和,洩密,被殺。)很多大臣不再和陛下同心同德,崇禎走也不是,離開也不是,就一直耗著,直到李自成大軍攻入京城。
他不想窩囊沉沒京城,和聆敬陽說道:“那你想帶我們去哪裡?”
聆敬陽其實也沒有底,他和王承恩說道:“我也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當務之急是離開京城,和大順軍去山海關,或許還有條活路?”
王承恩眼睛一亮,他立馬想到大明朝在山海關還有一隻軍隊,那就是吳三桂帶領關寧軍,如果和陛下一起趕到山海關,振臂一呼,關寧鐵騎很大可能會繼續效忠當,他可以勸說關寧軍軍頭擁簇陛下復位,這樣一來,大明朝反而有一線生機。
“你是說去山海關和吳三桂匯合,陛下以數萬關寧軍為後盾,在李賊和建奴之中搖擺?”
聆敬陽倒是沒有想到這點,他一直以後是眼光來看待問題,卻並沒有想到,如果真把崇禎帶到山海關,和關寧軍匯合,將會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走向。
他的潛意識,還是以歷史走向為基調,以為吳三桂一定會投降多爾袞,李自成也一定會被關寧軍和八旗軍擊敗,可現在不一樣,他要是把崇禎帶到山海關,吳三桂就算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在大順軍和八旗軍中間弒君,這樣一來,他不管是投降哪一邊,最後都會被背後的主子,當替罪羊殺掉,用來收買天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