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槍的話一個能源塊可以買兩把,這是單獨購買的價格。

手槍子彈一個能源塊十五發,送彈夾,因為容彈量也是十五發的,買三十傳送一把手槍,超過五十個能源塊,打九折,這個也一樣。

瞭解了價格體系,項楊才將上官睿叫過來。

“有沒有辦法仿製這種武器,我們有精密零件加工廠,單純製造部件應該不難。”項楊拿著那支步槍說道。

“能拆卸,花點時間應該沒問題,故障率可能難以預料,主要是槍管方面,精度難以控制。”上官睿說道:“槍械本身不算很貴吧,我記得買子彈都會送,當初這支也是送的。”

“拆卸沒問題,于斌是這方面的專家,什麼槍他都能拆,還能裝起來。”這個建議也是于斌提的。

于斌不僅僅因為曾經是軍人對槍械很熟悉的問題。

他還是槍械收藏家,收藏了無數的槍械,包括手動的,半自動,全自動的,甚至火繩槍和燧發槍那些古董都有收藏。

項楊也知道核心是彈藥,這個比較難製造。

即便是雄鷹步槍,其規格也有很多種,槍械外觀都差不多,就是槍管內部等有些細微差別。

通常一個製造商就會自己弄一種規格,而槍械本身都是仿製當初雄鷹城的原始槍型號。

所以才有這麼大的差別。

至於統一規格,那是沒可能的,製造商也不會改自己的設計,因為不少城市也是透過仿製慢慢摸索出來的。

更不會將製造的控制權交給別人。

“那可以一試,就是有點浪費時間了。”上官睿說道。

“不浪費的,假設我們購買五十發子彈,但槍械自己製作一部分,就可以一支槍械分五發或十發子彈,這樣可以省下一大筆能源塊。”

項楊自然也是算過的。

“五十發子彈,五人五支槍產生的攻擊力,跟一人一支槍是完全不同的,就算每人的彈藥數量不多也一樣。但卻可以省下購買另外四支槍的物資。”

買這個主要是以防萬一的時候,平時也可以狩獵用用。

所以,也沒必要購買太多彈藥,幾百發大概夠了,包括射擊訓練都夠了,剩下的槍械自己造。

反正有精密零件加工廠,難度成倍數下降。

這也算是這個工廠帶來的好處之一,好像也沒理由不利用一下的。

現在訂單也少,先搞槍械卻是正好。

而且,還可以培養一批熟練工人,或許以後等城市規模更大,會有更多的用途。

“也是。”

上官睿想了想,確實是這樣的,這次逃離,他們只有一支槍,如果有三支槍,他們或許也不會被追擊過來的敵人用火力壓制了。

那兩個戰士就是被敵人的步槍擊殺的。

兩棲登陸艇在陸上的速度比較慢,所以在入水前他們就輕易被追上了。

主要是這邊槍械在對戰中用的並不多,原住民們已經形成了思維習慣,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會是大群人互相對射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