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突然感覺一個似乎太少了點(第1/2頁)
章節報錯
人員安排完畢,項楊直接去其他城市購買了一些劍,也不用自己打造了。
因為這些都是這邊最常見的直刃刀,跟項楊從遺蹟裡得到的差不多,就是劍柄沒有那麼華麗,跟衣服之類都是比較常見的產品。
別看神龍城製作困難,那是他們作為新城市沒好工匠。
精密零件加工廠雖然可以很簡單的製作一些單兵武器,但刀劍不行,這東西需要淬鍊等一大堆工藝,單純的切割金屬,開鋒之類沒用。
事實上,會製作的城市還是不少的,所以價格也不高,加上備用的也才三十多把而已,用些糧食就換來了,根本沒必要自己去浪費時間和精力打造。
這種用起來像刀般揮砍,像劍般穿刺,外觀也更像劍,劍刃部分才兩尺半左右的武器,非常適合城內單兵近距離遭遇戰。
一旦進入城內近戰狀態,劍術格鬥是最常見的模式,在狹小的地方,技巧相當的重要。
當然,以目前神龍城的規模,還有戰士群體的數量,這個還不是常用的武器。
整個鱷魚谷交易場裡,擁有劍的城市很多,但作為常用標配的,並不多,大部分還是長矛和弓弩為主。
不過有機會的話,先裝備上,以應付可能的需求都是必須的。
神龍城因為有武中軍這個來自大城市的劍術高手,當然是會盡早進行劍術,和小隊配合訓練的。
武中軍回去後就列出了一個訓練計劃,不僅僅是劍術和弓箭之類的武器技巧,以及城內戰鬥方面的,也包括野外生存等各種戰士需要的技能方面。
除了白千雪不用參加,其他戰士全部要參加訓練。
這也是項楊的意思。
從西部森林城裡過來的人,因為實力跟武中軍的差距很大,接受訓練就是理所當然的。
這樣,他們就跟高鴻展,于斌等人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上了。
這是心理層面的,並非實力方面的,所以他們自認為自己比新人類戰士經驗更加豐富,格鬥實力更強的心理優勢也便沒有了。
訓練的事,不用項楊參與,他關注城內其他事物。
農場的水稻已經快熟了,這是五個月品種,所謂的五個月,是包含了秧苗的培育,還有最終的收割時間的。
因為在這裡是算整輪水稻消耗時間的。
種植方面都有標準流程,包括種子發芽,直到最終稻穀收割完畢入庫。
水稻本身的成長時間大概一百三十多天的樣子,每次前後都會有稍微幾天差距,這個沒辦法百分百準確。
所以,大概再過半個月就可以收割。
除了一些秧苗沒成活,造成水稻也稀疏些,每簇水稻的間隔更寬,也因此整體長勢很好。
收割和下一輪播種交給王燕他們,項楊也將更多時間放在旋轉舞臺的製作上。
因為有精密零件加工廠,這個零件可不僅僅是小螺絲之類的,也包括大型零件,所以李思辰的效率很高。
水稻開始要收割的時候,整個裝置已經制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