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過了小片刻,另外一座城市也打聲招呼,調轉方向,他們也返回,打算留下一起保衛交易場。

“我們也返回吧。”項楊也作了決定,留下一起狙擊這次的能源巨獸潮。

其他城市也在不斷做出決定,並不是所有城市都留下,一些城市離開了,他們大多往西,沿著奔流河南岸,往松林交易場撤離。

也很顯然,他們賭琉璃城主沒有說實話,或只說了部分實話。

他們賭,這次的能源巨獸潮沒有影響到狼嶺西部沿海地區,或對那邊的影響很小。

會有這種想法也正常。

廢土之上,城市跟城市之間的信任,本來就很脆弱。

而這邊的煤炭礦是露天的,狼嶺裡的能源巨獸多半知道,但平時沒辦法形成一股大勢力出來,畢竟這些能源巨獸不像人類有組織和同盟能力。

單隻,或少數幾隻也不敢出來。

所以,他們認為如果引發了能源巨獸潮,那麼多半會優先往這個方向走才對。

畢竟這裡有能源巨獸的優質食物,可以讓那些怪物快速補充體力,就算逃離某個引起能源巨獸潮的危機,成功率也會更高些。

對離開的城市,琉璃城主有些惋惜,試圖挽留,但最終也沒辦法。

因為一座城市做了決策,通常也不僅僅只有城主一人做出的決定,基本都是開過會議,深入討論過的。

最終,留下的城市數量達到了一百三十六座,但離開的也超過了三十座城市。

“很高興各位能留下來一起對抗這次危機,非常感謝各位的選擇,等渡過這次危機,琉璃城會按照之前的約定,以參與戰爭的待遇給出報酬。”

等所有城市都做出了選擇,琉璃城主開始親自安排作戰會議。

首先當然是再提一下報酬的事。

這個報酬除了大量的資源獎勵,還可以選擇一種琉璃城知道的技術或情報。

原本這些知識類報酬是很難獲得的,需要很多的執勤點數積累,因為這些是很重要的,甚至比任何資源都重要。

想想有多少城市因為不知道進入第三階段的條件,而被卡在第二階段,就知道了。

除此外,執勤點數也不會再清零了,也就是離開了很長時間,以後再回來也沒問題,可以一直保留執勤點數。

“大家應該知道這邊的地理,雖然在煤炭礦場和交易場之間有條奔流河,但這條河流只對城市有阻礙作用,對能源巨獸沒什麼用處。”

“因為那些怪物可以不經過交易場,直接從奔流河的東岸所在的山嶺出來,進入煤炭礦場。”

也就是,奔流河的上游在穿過狼嶺內部時,大多數支流都是從南往北流向,到達山嶺外部,就是奔流河的中游了,才會改變方向,往西流向,注入大海。

在狼嶺內部的上游河段的西岸往北過來,會經過交易場,過了交易場再過奔流河往西流的中游河段,才會去煤炭礦場。

上游河段的西岸往西是去沿海地區。

上游河段的東岸往北出來,會直接進入煤炭礦場。

上游河段的東岸往東,則直接進入沙漠。

陸上城市沒辦法在山嶺內隨意行動,從沙漠那邊想來交易場,只能繞過來,渡過奔流河。

所以,從狼嶺出來的能源巨獸,即便不用過奔流河中游河段,也會同時衝擊交易場和煤炭礦場。

“我們的戰術是暫時放棄交易場,只守煤炭礦場,交易場那邊的能源巨獸,我們只用花小部分精力進行引導,它們自然會沿著河岸往西進發。”

雖然實力強,體型大的能源巨獸過河很容易,但奔流河畢竟是個障礙,沒有從地面上過容易,所以他們仍然比較容易進行引導操作。

琉璃城主的這個戰術,就是將更多的攻擊力,放在衝擊煤炭礦場的那股能源巨獸,以及飛行類能源巨獸上。

當然,這個戰術,在當初選擇交易場地點的時候,就考慮過的。

琉璃城不可能不考慮,有可能來自狼嶺內部,還有沙漠地帶的那些危機。

對一座城市來說,一旦交易場是被控制的,那就是自己的資產,不存在自發形成,他們對交易場核心地段的選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必然是戰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