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劉道友本地人,對交換會甚為明瞭,鄙人求購靈材不得,去參加參加也好。”薛通展顏道。

“如此好極了,不瞞道友,我乃交換會掮客,觀道友求購的靈材多為煉材,並不常見,交換會或許能購得一二。我介紹人參會,自也能得些好處。”劉悢平不隱瞞,大大方方說道。

劉悢平遞給薛通一塊碧綠竹片,說道:“明晚戌時紫雲園,憑此竹片及三百靈石入場。”

綠竹片正面刻著“雲”,反面刻著“劉”,意指劉悢平推薦來的參會之人。

……

“交換會多為以物換物,我兩手空空,僅能用靈石購買了。”

“石髓、墨玄晶這樣的東西並不稀罕,只一時無貨罷了,王師伯的煉材才是難得之物,我得抓緊弄一兩樣稀罕的物事,去交換會充數。”

“一時半會談何容易,眼前的坊市再仔細淘淘,說不定能有所發現。”

薛通摘了獸皮,混入人流,重新逛起坊市。

東來坊市說到底還是以散修為主的集市,物品駁雜,等級高低落差極大,有的物品並非靈材,因長相怪異、年代久遠,也被人拿來出售。坊市主廳的攤位需花靈石租借,租不起的便在集市外圍的牆角街沿擺攤設點,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薛通見一青年男子蹲於牆根,面前一塊黃牛皮,孤零零擺著一隻直徑一尺、寬五寸的黑色金屬圓環,圓環雕刻凹凸複雜的紋路,標出令人瞠目的高價,仿製一件三千靈石,路過之人見到標牌大都搖頭離開,搭話者極少。

薛通靈石不缺,見此稀奇古怪的金屬環和標價自要問上一問,“小兄弟,這是什麼?為何仿製價錢如此昂貴。”

“此物為法器上的套環,器上的紋路形似法文。”青年人說道。

薛通凝目觀察,器皿上的紋路細密繁雜,看似為十片區域組成,說是法文不似全真,卻也難斷其為全假,他千符經雷字榜法文認識最多,認出六個,俱未有如此複雜。

“三千十字,若為真法文賺得盆滿缽滿,若非法文則不值一文,我煉煉三元訣還花掉了十數萬靈石,三千這點小賭無關緊要。”

“王師伯精於煉器,法文為必須必備,說不定他一樣有興趣。”

“此環從何而來?”薛通問道。

“祖上留傳,祖父曾言環上圖案飽含深意,值大錢。”青年人回答道。

青年人武徒初期,烏嶡金製成的圓環必有來歷,薛通是以有此一問。

“好,便賭賭眼力和運氣,三千仿製一件。”

薛通在坊市又逛了個把時辰,直至日落西山,買了百餘株生魂草,再無其他。

……

入夜,薛通煉過一段,想起次日的交換會。

“我兩手空空而去,是否妥當...”

霍然他眉梢一挑,眼睛骨碌碌一轉。

東來長街西側,一條淺淺的巷道,深牆古木,只有斑駁的樹影灑在路面。

巷子盡頭,青漆的院門,左右石獅,淺灰色瓦頂,簷枋下匾額上書“紫雲園”三字。

石獅旁守衛的武者,喝住薛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