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每畢業的他就搞了那麼多東西出來了,現在連民用的取暖爐都給做出來了。

陳教授:“以後你要做什麼新的東西先給我們報備一下,保衛科同志剛剛交代了一下,好了你早點休息。”說完陳教授走了出去

蕭遙跟著走出了休息室。

看著時間不早了,陳教授也不打擾他休息,陳教授道,“明天早點兒到實驗室,這個問題我們繼續要就一下。”

第二天去了實驗室之後,陳教授先是從蕭遙這邊問到了這個電磁爐的思路,然後又找林晚問他願不願意以後一半的時間搞科研,一半的時間去課堂上學習。

意思就是,林晚可以考慮一下考研了,只要他本科課程學完了,就可以開始考研了。

到時候蕭遙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跟著他一起輾轉各大實驗室。

“教授我覺得我是不是還要多東西學習,現在參加科研我怕我的基礎跟不上。”蕭遙說道

他學識其實不夠,他靠著系統搞個小發明還行去大實驗室,那些大的專案的很多理論他都不懂,是真的不懂,他還沒學那麼多。

任何研究的基礎都是一個人的知識儲備,學識不夠是跟不上任何研究,在裡面瞎轉那豈不是很丟人?

陳教授勸導道:“學習是一方面,實踐也是一方面,任何學識都要運用到實踐中來,不然還不如不學你說對不對,還是說你更喜歡學術研究,不喜歡科研工作。”

蕭遙搖頭說道:“不是比起每天抱著書本啃,我更喜歡鑽入實驗室裡面去做實驗,只是很多實驗也得有更多的學識來支撐,我只怕讓您失望。”

“你的說法我很認可,很多知識我們也都是在摸索中前行,現在國家正缺你們這種新鮮的血液,蕭遙國家的未來,始終還是要靠你們這年輕一代的,我們都老啦科研的路沒有盡頭。”陳教授認真的說道

聽到陳教授這話,蕭遙有些釋然也有些心酸。

“您老放心吧,未來國家一定國富民強的。”蕭遙語氣堅定的說道

“你有這個想法很不錯,只是我們的科技還落後很多,未來還是要靠你們這些年輕人撐起國家科研的路。”陳教授說完欣慰的笑了笑。

蕭遙知道這不是他的想法與願望,這就是事實!未來國家會屹立在世界之上讓人仰望。

在三四天的時間裡,科研團隊改良了電火爐的功率,實驗資料交給了軍方。

一個多月過去終於把重要的問題給解決了。

“教授明天臘月二十九了,後天就大年三十了,咱們不回去過年嗎?”蕭遙疑惑的問道

陳教授看了看蕭遙說道:“我們全都要在實驗室過年,你等會會有車送你回去,回去後也不能落下學習。”

因為蕭遙兩次搞出小發明,教授們都覺得這孩子不能這麼教了。顯然這個孩子很適合走科研這套路,

必須要加快他的學習進度了,所以每天都有不同的教授抽出兩個小時的時間給蕭遙上課。

蕭遙在回到蘇曼家裡時在日記本上記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