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於秋花送文達上了火車之後回到家中,李建斌與何文慧一起過來幫她搬東西跟文遠去住,何文遠在省城買了自己的房子而且還請了傭人,就是希望她母親去陪陪她。

夫妻兩一路送於秋花到了文遠的四合院中,一閃那間彷彿穿越古代之中,亭臺樓閣鳥語花香,五萬五的鉅款還跟楊麥香一半是跟楊麥香借的,買下了這座四合院,裝修費還欠著劉運昌兩千多。

何文遠喜歡上四合院就是因為經常去劉洪昌家裡吃飯,後來也去看過筒子樓,發現等本不是一個檔次的,筒子樓一棟就是幾十戶人家,做點什麼鄰居一清二楚,四合院就不一樣了單獨的風景,還可以自己種花草小菜這些,給人的感覺就是神清氣爽。

從楊麥香安排她在這邊管理就給她透過底,省城這邊以及老家都會劃分成一個區教給她來打理,楊麥香與劉洪昌一家要去京都定居,以後生意重心會放到那一邊,而且劉運昌已經帶人去那邊發展了,

二食堂不少老人來劉洪昌這邊工作,二食堂集體下了崗,為了生計還是厚著臉皮找上了六子與劉洪昌,希望能跟著一起幹,給個工作崗位就行。

六子與劉洪昌欣然同意,都是一起工作幾十年的老同事了大家知根知底。

劉運昌帶著老婆孩子們走的第二天王翠蘭就在家裡坐不住了,收拾了一下就買了去京都的火車,要去看自己的大孫子,京都買了兩套四合院劉洪昌孩子吳曉英也帶了過去,讓他們不分開還能在一起上學,楊麥香與劉洪昌留下來處理其他事情。

六子後墩子兩人一起去了粵省,聽說那邊開發他兩帶著老婆孩子去旅遊了。

楊麥香把這裡的事全部交給了何文遠,與劉洪昌一起前往京都,在這邊展開新的篇章,第一件事還是婚慶公司與餐飲行業,

劉運昌在這邊買了幾輛三輪車上面綁著大喇叭全城到處轉,把公司地址播報給所有人聽,一是婚慶一條龍服務,二是裝修公司的宣傳廣告,三是飯店開業。

為了打響名聲兩兄弟煞費苦心的想了這一個辦法最實用。

何文慧在劉洪昌他們離開省城後,就辭職做起了何文遠的助理一個月一千一的待遇,李建斌也跟著辭職,在公司從文員做起雖然工資不高才兩百塊一個月,但是比製衣廠高了不知道多少,那點工資他們是在看不上了,

不少同事還問他們有沒有辦法把他們也弄進來,兩人苦笑搖頭,他們都是託了何文遠的福,不然哪有那麼容易。

何文慧給李建軍生了兩個孩子,這幾年來她從來沒找過劉洪昌,一直把前世的記憶深深埋在了心底。

春節回家楊麥香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今天團聚的一天十幾年的成長孩子們都相繼繼承了父母的公司,開始自己的人生,平常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回家,這是難得的歡聚時刻。

王翠蘭已經老態龍鍾不過精神奕奕,在家還跟吳曉英搶曾孫帶,一點不服老。

沒多久六子夫妻身後跟著四名年輕人他的兒子與兒媳這小子生兩個兒子,比後墩子強,後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

“哥好久不見。”說著話走上前抱了一下劉洪昌

“伯伯伯母、奶奶好。”四個年輕人相繼上前說道

“你們這是上哪旅遊回來了,你們可真會享受,一年到頭到處去旅遊。”劉洪昌羨慕的說道,公司才交到孩子手中,還不放心全部脫手,偶爾要幫忙照看,根本走不開。

過完年又要幫忙操持兩個孩子的婚事,沒有六子夫妻那麼閒,他們都是公司股東等著分錢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