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轉眼就是75年9月,蘇廣帶著三人前來報名,蘇芸如願的上了高中,劉巖、蘇江也考上了高中。

劉巖、蘇江兩人又腳踏車就回家去住,蘇芸借宿在蘇瑜家裡,蘇廣帶著四十斤糧食走進了蘇瑜家裡。

蘇廣:“玉蘭這兩年還得你幫忙照顧一下小芸,這裡畢業了也能上公社那邊工作,有了高中學歷好找工作。”

蘇芸用自己的錢上學吳蘭花說不出不準的話來,也就不再關心蘇芸上不上學的問題。

劉巖、蘇江早就來過這邊,從立秋兩人就抓泥鰍給這邊送來,一天二十斤每天四塊錢一人兩塊,蘇瑜每天坐著賺四塊錢。

兩人上學家裡人就幫忙抓一下,反正廢不了多少時間,每天有兩塊這好事哪裡去找,比公社書記工資還高了,兩家人經常上山區看山藥與葛根的長勢,每天還會去打理一下,這可是今年重要的收入來源。

蘇廣也有了收入,在村裡組織小隊打野豬賣給蘇瑜一斤6角錢,現錢結清,山上的野味都收,現在靠著做二道販子這幾個月可掙了不少的錢。

吳蘭花把這訊息告訴孃家那邊,蘇廣收野豬一斤五毛錢,他們孃家也偷偷上山打野豬來賣。

一個月時間他們家裡掙了三百多塊錢,只是野豬到底是賣給誰她不知道,現在她也不關心賣給誰,只要有人收就行。

蕭玉蘭看著小箱子也就裝不下的的錢,快到兩千多了。

蕭玉蘭:“三哥,我們換個大箱子裝吧,這箱子裝不下了。”

蘇瑜:“行你明天去舊貨市場買一個箱子回來。”

蕭玉蘭正給蘇瑜裝東西,今天又是給牛棚那邊送包裹去的日子,現在他們日子可好過多了,有了家裡寄來的錢糧,蘇瑜幫忙購買東西,村裡沒時間管他們,一個個身體好了不少。

吳群吳妮現在手速特別的快,每個月能掙十三塊錢,家裡收走十二留一塊錢做零花錢。

蘇芸下課回來也會幫她們糊一下,偶爾教她們兩讀書,三人沒住在一起,吳妮吳群一個房間,她們兩個吃過飯還會在房間加班兩小時,怕打擾蘇芸休息。

蘇芸單獨一個房間,蘇廣把她的被子床用牛車送到了這邊,每月把口糧送來。

蘇瑜腳踏車剛進村,不少人就開始跟蘇瑜拉家常,蘇瑜每次來都說是來看看三叔、與王桂芬家,每次給王桂芬家送上三斤玉米做幌子,到了天黑就去牛棚那邊。

王桂芬每次看見蘇瑜就喜笑顏開,三斤口糧在現在可不算少了。

只要牛棚裡的人跟知青離開這裡,蘇瑜就不會再回來這邊,村裡人直誇蘇瑜孝順,忘不了自己養育之恩的王桂芬。

知青們現在每月能打到一隻野豬,或者也山羊,小日子那過得非常的開心,新來的知青也是董事的人,從來不在外面聲張,到了野果成熟的季節大家又開始摘野果做果醬。

蘇瑜每次回村,知青都要請一起吃飯,討論一下做菜或者怎麼弄野菜這些,泥鰍他們也抓來做過,可沒有藥酒始終有點腥味。

夜晚送好了包裹,蘇瑜就連夜趕回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