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班蘇瑜往供銷社走了過去,今天答應幫牛棚那邊人買點東西回去,還得去郵政幫他們把東西全部帶回去。

火柴:0.02元一盒。

食鹽:0.13元一市斤。

醬油:0.20元一市斤。

食醋:0.08元一市斤。

這些是常用的東西,蘇瑜每樣買了三斤往就往郵政那邊走了過去,一共七個包裹,蘇瑜把東西全部綁好在腳踏車上這才往村裡騎著,路過小樹林就把東西全部放進了空間,村裡人多眼雜,有些事不要暴露為好。

二十多天的時間,劉巖跟蘇江一共掙了一百六多塊錢,兩人很是興奮,去了修腳踏車的地方買了一輛破腳踏車一共花了五十,兩個輪胎加一根鏈條花了四十塊,又把剎車這些換了,一共花了一百塊錢兩人就合資買了一輛腳踏車,一人騎一天的來。

蘇瑜看著好笑,這要是問錢是在哪裡來的兩人就麻爪了,還好腳踏車是老舊的不影響騎行,也沒人問是哪裡來的,一個是支書兒子,一個是隊長侄子,沒人關心他們腳踏車哪裡來的,可是家裡就不這樣想了,劉巖被老爹打得受不了了說兩人抓了只野豬跟修腳踏車的工人換的。

這是兩人在回來的路上就對好的口供,要是被打到受不了才能說。

腳踏車到了家他們倒是很少騎,都是被家裡給徵用了,兩人繼續苦逼的挖葛根賣錢,想著以後不能做得太明顯了。

蘇瑜剛進村就看見劉支書正在路口學腳踏車,看著鼻青臉腫的劉巖在一旁耐心的教著,一句怨言不敢有。

村裡又來了不少人圍觀。

王桂芬跟劉支書兩家商量了一下,腳踏車還回去不現實,就說是兩家人合夥買的,一家用一個月的來,誰家要想買斷,另一家都捨不得,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其實劉支書早知道兩人這錢怎麼來的,天天不做工跑山上去真當他瞎了?只是自己蘇瑜願意帶兒子一把,他也不想打破這種微妙的關係,兒子沒吃虧不是嗎?每天的小金庫裡多了多少錢他都清楚,王桂芬也是知道的,小四能把東西藏哪裡根本躲不過她眼睛,既然有門收入總比什麼都沒有好,兩家都裝不知道。

剩下的三十塊錢被王桂芬拿了出來給老大老二說了兩門親事,而劉巖的錢被他媽直接就當著他的面沒收了。

劉母:“你跟蘇江兩人一天能挖多少?”

劉巖:“八十斤這樣子。”

劉母:“明天我不上工,我跟你們一起去。”

劉巖:“不行三哥說了只收我們兩個的,其他人的不收。”

劉母:“我說你是個豬隨了你爸,我幫你挖,你拿去給他,我不出面就行了唄。”

劉巖:“我問問蘇江。”

劉母:“不用問了,明天王桂芬也會幫蘇江挖,你們做事太不小心了,不像蘇瑜什麼時候把東西拿出去賣的沒人知道,他能吃上千斤的這些東西?他家裡能放下?”

看著劉巖不說話。

劉母:“兒子人家願意拉你一把是好事,這些事沒幾個人知道,蘇瑜這小子是個幹大事的人,跟著他走比你在家裡種地強,以後來往密切一些。”

劉巖:“知道了。”

王桂芬家裡,蘇江正悶悶不樂的跟王桂芬生氣,幹了二十天白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