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隨口成真地獄蓮 (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入夜時分。
張天師一路溜達,來到離同周村兩裡以外的一家麥當勞的外賣視窗,掏出錢買了兩個蛋筒,他一隻胳膊肘靠在視窗的牆上手裡拿著一個蛋筒,卻是不吃,另外一隻手舉著一個蛋筒一邊舔著,一邊目光不停打量著四周。
在他的側面,一隻手突然拍在他的肩膀上。
張天師懶洋洋的頭也不回,將手裡沒吃的蛋筒遞了過去:“真沒想到竟然是你來了!哪,還沒化呢,趕緊的,我老人家請回客可不容易!”
來的這個人個頭頗高,約莫一米八左右,體格雄奇,國字臉型,濃眉大眼,英俊不凡,只是他掃視著眾人的眼睛,充滿了高傲與不凡。這個人叫張天心,和張天師一樣,同樣是龍虎山傳人。所不同的是,張天師修行的是開口成卦,一語斷命,而張天心修行的是符咒降魔,飛劍殺人。
按照兩個人入門的先後來算,張天師也算是張天心的師兄了。他今早起了個卦,算準了他的訊息上報上去以後,六處會派故人來東海市協助他行動,可沒想到他們竟然派來了近來風頭最勁的“新人王”張天心。
張天心雖然今年才十七歲,可打從孃胎裡面就被父母一天一杯正一虎魄還生水給養著,剛生出來的時候,龍虎山滿天霞光,流雲異彩,雲蒸霞蔚,堪為一時奇景,當時甚至都轟動了當地的政府和電視臺,引起了無數人前來參觀瀏覽。只不過這個世上的眾人並不知道,這個奇景所產生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張天心的誕生。
自古貴人降世則必有異象,張天心的出生自然讓龍虎山上上下下的修行人無比重視,打小就把他作為未來的希望來培養,那可真是眾星捧月,如視明珠。而張天心也不負眾望,十歲的時候修行便已經登堂入室,十三歲便可御器,十五歲便作為龍虎山的代言人進入了國家高人云集的最高武力機關,神秘的六處!
即便是在高人輩出的六處,張天心依然風生水起,風頭如漲潮,日益見漲,幾乎所有人都看好這個前途無量的年輕人。
但是,對於他這個師弟,張天師一直是有點不同的看法。
演藝圈有一句話叫做“出名趁早”,可在修行圈卻不一定通用。
因為中國還有一句話叫做“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老祖宗很有意思,他們在創造出一句經典名言的時候,其後必定還有一句話候補,來圓前面一句話的場子。譬如他們可以當面跟你說“量小非君子”的堂皇之言,翻過身來卻又可以咬牙切齒的說“無毒不丈夫”。再譬如他們可以高談闊論“好戰必亡”卻又可以在另外一個場合大談“忘戰必危”。
總之,老祖宗崇尚的是中庸之道,凡事都不喜歡把事情給說滿了,把事情給做死了。因為天之道,補有餘而損不足。因為天道輪迴,誰都要提防著自己有倒黴的一天。
但是,張天心卻不懂得這個道理。
這和他師父的教導沒有關係,張天師和張天心同一個師父帶出來的,為什麼張天師不像他這樣目空一切,眼高於頂?同樣的道理教給不同的人,卻能產生不同的效果。
張天心不是沒有聽說過這樣的道理,但他只是從來沒有往心裡面去過。
因為他自打在修行界十五歲揚名以後,大小數十戰,未嘗一敗!
從小優越的環境,眾人矚目的背景讓他天生養成了一副高傲的脾氣,一雙睥睨的眼睛渺看天下蒼生,但求一敗的眼神裡面很有點“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曹耳”的意思。
使君是誰?自然是龍虎山大當家,掌門人張遠河。
曹操呢?那當然是舍我張天心其誰?
在張天師看來,這樣順風順水的日子對張天心這種天之驕子,未必是一種好事。因為他從來沒有經歷過失敗,因為他從來沒有經歷過挫折,一旦他遭遇到沉重的打擊,那對他的信心和修為將是一場極其可怕的災難。
當然,這一切發生的前提是張天心必須要碰到他可以與之匹敵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