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和李太后被交泰殿的巡邏侍衛發現之後,便回到了慈寧宮中,眾人發現李太后的狼狽模樣,對比楊凡依舊風流倜儻的外表,張口欲指責楊凡,而李太后卻當先開口道:“哀家沒事,這青天凡人果然去不得,若非小張先生護著,哀家恐怕回不來了。”

“當真如此危險?”張居正問道。

“這個自然,這青天之上疾風如刀,奇寒無比。哀家一到天上,雲間的寒溼之氣便浸透全身,四肢凍得僵硬,若非國師用法力化解,哀家恐怕要已成冰人了。”李太后籠煙眉似蹙非蹙,態生兩靨之愁,淚光點點,一副心有餘悸的樣子。

“母后吉人天相,有國師在側,自然遇難呈祥。”永寧公主伸出雙手握著李太后白皙的纖手安慰道。

“還是吾家永寧最貼心,真是哀家的好閨女。”李太后順勢將頭靠在永寧公主身上,一副母女情深的場景,楊凡看著李太后的做派嘴角抽搐,剛在天上李太后將永寧公主當作價碼的時候,可是沒有一點兒猶豫啊。

李太后確實有帝王之姿,為達目的什麼都可以拿來做價碼,是個合格的政客,想想她在空中所言,在她、張居正、馮寶三人組成的政治聯盟鐵三角中,看起來張居正處於主導地位,實際上恐怕李太后在幕後操縱。

想想老張一生,生前殫精竭慮為李太后維持她家搖搖欲墜的大明基業,同時還幫著李太后培養教導兒子。死後又作為一名合格的擋箭牌,承受著來自各方勢力的反撲,不僅家破人亡,自己還被開棺鞭屍,慘淡收場。

楊凡忽然感覺自家老爹的價值被李太后壓榨得乾淨。論榨汁機哪家強,還看大明李太后。楊凡腦海中莫名冒出一句荒唐的廣告詞。歷史啊果然是個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真實的故事總是隱藏層層疊疊的迷霧裡。

“母后不惜以身冒險登天,古往今來女中豪傑當屬第一,青史下母后必然榮耀萬年。”聰明的萬曆立馬跟著捧眼道。

“咯咯...皇帝這話太過了,哀家哪有那麼厲害,哀家除了太后身份其實就是一個普通女人,可不敢與那些豪傑比肩。”李太后眼裡盡是笑意卻故作矜持道。

“不不不,兒子可沒說錯,張先生你說史上記載的女中豪傑又有幾人登過天?”萬曆皇帝自然沒有他師傅張居正博聞廣識,再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不是。

“回皇上,上古有女媧補天、嫦娥奔月...,不過這些都只是傳說而非正史記載,正史上自秦以來還未有一人登天過,如今史官記下這筆後,太后乃是正史上第一位登天女子,可謂青史留名,千古流芳。”張居正賣弄著他淵博的學識,末了無形中一記彩虹屁,盡顯此道中頂級高手風範,哄得李太后眉開眼笑。

“說起來本宮能得此榮耀還多虧張先生之子,若非小張先生,哀家可沒有能力飛天。”李太后站起來笑意盈盈走到楊凡身邊一側,隱隱藏著春水的眸子流露出幾分撩撥之色。“小張先生,你說哀家該如何獎勵你呢?”

楊凡當然想說把兩位公主嫁給自己,可是看到李太后那似笑非笑的嘴臉,想到方才在屋頂上李太后未說完的秘密似乎與兩位公主有關,莫非...

楊凡狐疑地看了一看張居正,又瞄了一眼李太后身後的永寧公主,發現兩者的眼眉似乎有點相似,這...真是臥倒在草上了,本來見公主對自己有意,自己也想娶個公主完成屌絲終極夢,可沒想來一出大明版《雷雨》啊。

萬萬沒想到啊,若永寧和瑞安公主是張居正和李太后的女兒,算算時間隆慶帝還在當他的苦逼裕王,而那時的老爹張居恰逢給隆慶帝做老師。

就跟李太后勾搭上了,這得多大膽啊,李太后再是傾國傾城,超級政鬥士張居正亦是懂得分寸,不至於火中取栗,除非...

記得史上記載隆慶帝的子嗣中,與其他后妃所生的朱翔釴、朱翔鈴可都是未逾歲即殤,從遺傳學上可以看出隆慶帝的基因不行啊。而偏偏李太后所生子嗣全部健康活到成年,不妨大膽設想一下,假如萬曆皇帝是張居正的種,這豈不是大明版的奇貨可居。

這倒是值得張居正冒險一試,以李代桃僵之法和平篡位大明,細想極恐啊!

等等,不對!差點被李太后騙了,自己提出娶公主,為何老爹張居正為何不極力反對,老爹張居正可是超級政鬥士,政治素養極高,哪怕又一點兒懷疑,亦不可能讓自家發生如此人倫悲劇,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李太后故意使壞,還是饞我老楊的身子啊。

“太后信守承諾將兩位公主許配給我就是最好的獎賞。”楊凡同樣似笑非笑回應道。

“你...”李太后鳳眸圓睜不可置信,隨後臉上立馬恢復端莊之色,只是眸中閃過狡黠之色道:“哀家自會信守承諾不反對你與兩位公主的婚事,不過還需小張先生答應哀家三個條件。”

李太后這是獅子大開口啊,別說三個條件就是一個條件,楊凡都不會答應的,多少、電視、電影中的男主就這麼被坑丟了身子,明知道李太后饞自己身子,答應才是傻子呢。

“怎麼?小張先生可是登天仙人,可是怕本宮提出苛責條件?”

李太后見楊凡沉默輕笑道:“放心,哀家明事理,不會提出苛責的條件,小張先生可先聽聽這三個條件。第一,哀家的女兒乃天潢貴胄,只能為妻不能為妾。第二,瑞安還未及羿,需兩年之後哀家為她辦過及羿禮後,方可嫁與你。第三,永寧已經許給京城富戶梁家,明年二月二便會過門,你想娶永寧,梁家之事需要小張先生來解決。”

楊凡聽到李太后提出的三個條件合情合理,似乎沒打算坑自己,便開口道:“這三個條件我可以答應太后。兩位公主過門後為平妻,與吾妻王明月沒有大小之分。其實在我輩修仙之人眼中,所有的道侶都一樣重要,皆是長生路上的羈絆。我既然答應娶兩位公主,自然會好好待她們,不會讓她們受到半點委屈,這點太后儘可放心。”

“如此便好,哀家當然希望自家閨女婚後生活幸福美滿。”李太后鳳眸中帶著些許幽怨望著楊凡道。

楊凡不暇顏色繼續道:“瑞安公主當然可以及羿後再嫁,甚至可以更晚一些。”

“咦?這是為何?”李太后狐疑道。

“因為女子在18歲之前,生育器官並未發育成熟,提前孕育孩子有五成以上機率難產。我希望皇上可以明發聖旨,將女子的及羿年齡由15歲改為18歲。

一方面,避免大量女子早孕難產而亡。另外一方面,因為將來我們與魔族餘孽的戰爭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而戰爭會快速消耗人口,從這一方面著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大明人口不必要的死亡。同時朝廷應該頒佈一些政策,鼓勵百姓生育。例如家中子女超過幾人,減免一定稅收。

大明的人口增長非常重要。一是影響到戰爭走向格局。二是打下來的富饒之地,若是沒有一定的人口是無法全部佔據的。”楊凡一板一眼解釋道

“都說女子第一次生產都是在闖一次鬼門關,究其原因在於這裡,還是小張先生學識淵博,值此一條建議,全大明的女子都應該感謝小張先生的活命之恩,哀家替全大明女子謝過小張先生。”

李太后向著楊凡做了一個萬福之禮,頗有母儀天下的風範,在楊凡看來御姐味十足,可惜不是自己的菜。

楊凡自然謙虛躬身回禮道:“不敢當太后大禮,推行此策必將活人無數,此乃大功德之事,所有參與之人都能分潤不少功德,吾不過順水推舟佔點便宜。”

楊凡前面可是在眾人面前詳述過功德的妙用,一聽有功德,李太后立馬當先開口道:“哀家與皇帝分別下一道旨,由哀家詳述原由張告天下,自今日起,女子及羿年齡改為18歲,18歲方可嫁人生育,如有違反者重罰。皇帝頒佈鼓勵生育措施。只是這樣便是苦了小張先生,需要等上幾年才能與哀家女兒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