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公主和瑞安公主下午被送回宮中,慈寧宮中李太后從馮寶派遣的太監那得知正陽門發生的事大發雷霆。

“真是氣死哀家了,自大明開國以來皇家還為出過這等醜事,你們兩個還真是哀家的好女兒,兩位公主居然同時愛上一個男人,還鬧得人盡皆知的地步。

特別是你永寧,哀家平日你教你讀的《女誡》、《女德》,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在光天化日之下,眾目睽睽之中做出這等有傷風化之事,尋常家的兒女都不敢這麼做,要知道永寧公主還是有婚約在身的,你真是開了我大明朝公主的第一例,你是不是要學習唐朝的高陽公主。啊?真是丟盡了大明皇家臉面,你將來還有何顏面見你未來夫君?”

“母后恕罪,都是女兒的錯。梁家那邊的婚事還請母后替女兒回絕,女兒願常伴青燈,禮佛贖罪。”永寧公主乖巧地認錯道。

“你說回絕就能回絕,你知道這樣做不僅會丟了大明皇家臉面,還會丟了我大明皇家信譽,你讓你皇帝哥哥以後還怎麼治國?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不孝女,真是氣死哀家了。”李太后面色鐵青訓斥道。

“那...那恕女兒不孝,只能以死謝罪了。”永寧公主驚慌失措悲切道。

“什麼以死謝罪,呸呸呸!姐姐你再說什麼傻話,我大明皇家悔婚了又怎麼了,那姓梁的就是北京城的一個普通富戶,讓馮公公派東廠的人去一趟,把婚書拿回來,量他梁家也不敢炸刺。

姐姐你昏迷了可能不知道,簡修哥哥可是當著眾人面說要娶我們過門的,皇帝哥哥可是答應了,君無戲言!母后你就別嚇唬姐姐了,趕緊把我那份嫁妝準備好了,選個良辰吉日,明年我和姐姐一起嫁給簡修哥哥。

姐姐的嫁妝是準備妥當了,可我的一件還沒準備呢,我算算啊,嗯,繡五彩緞金龍袍料我要五匹、金鑲玉草筋二雙、商銀痰盒二件、青漢玉筆筒一件,紫檀座、青玉槓頭筒各一件,紫檀座、青玉執壺個一件,紫檀座、漢玉仙山個一件,烏木商絲座、漢玉鵝各一件,紫檀座,擅紫漆案用、漢玉璧磬各一件,紫檀架隨玉半璧一件、漢玉半壁一件,象牙木梳十匣、黃楊木梳二十匣、篦子十二匣、大抿二十匣、剔刷一匣、刷牙刮舌十二匣...對了,還有姐姐有的彩珠雪貂皮披風我也要一件,”

瑞安公主站起來幫腔永寧公主,然後朝著李太后一板一眼地商討自己的嫁妝來,渾然沒發覺她沒說一件嫁妝李太后得臉就陰沉一分,原本鐵青的臉逐漸變成了烏雲般的灰黑色,彷彿一場超級暴風雨已經醞釀成熟。

“瑞安,你給我住嘴!誰說讓你們嫁給張簡修了?”李太后暴跳如雷道。

“皇帝哥哥啊。”瑞安公主嚇得嬌小的身軀往永寧公主那一縮。

“大明可是有祖制皇家不與重臣結親,以防外戚亂政,你皇帝哥哥年輕不懂規矩,哀家作為大明聖母皇太后不能不遵守祖制。所以瑞安你也不用想著你那些嫁妝了,還有誰給你的膽子讓你站起來的,給我跪下!”李太后發現瑞安大膽的站起來,跟著又是一聲怒喝。

永寧公主趕緊拉著自家的執拗妹子衣襟,示意她跪下,別再惹李太后生氣了。所謂知女莫若母,同樣知母莫若女。永寧太清楚自家母親的性子,平時看著比較佛性,但是若是真遇到事你越是跟她爭理,她越是認死理。

所以聰明的永寧才以退為進,主動認錯,將自己擺在卑微之處,說是要自殺,可李太后又怎麼捨得讓親生女兒去死呢?反倒是瑞安公主的這般舉動,徹底激怒了李太后,讓永寧公主覺得這關怕是不好過嘍。

“我還沒跟你算賬了,真沒看出來,人不大點鬼主意倒是不少啊。私自混出宮是你的注意吧?”

此時的李太后就像一隻暴怒的獅子,怒吼式的責問嚇得瑞安不敢抬頭回答,李太后見自己的雌威懾服住瑞安,怒氣稍消便揶揄瑞安公主道:“怎麼?敢做不敢當啊,你就這點勇氣憑什麼不遵祖制,想著嫁給張簡修?啊~~!你倒是說啊!。”

年輕人心思單純,熱戀熾烈,張簡修就是瑞安公主心中的逆鱗,本來被母親嚇住的瑞安公主忽然抬起頭與李太后正鋒相對道:“是我的注意,隨便給幾個金顆子就把那些守門的奴才打發了,祖制在哪?規矩在哪?

那些狗屁的祖制規矩本是是對我們這些公主的枷鎖,試問那些嫁出去的姑姑有幾個是幸福的?我就是要嫁給自己喜歡的簡修哥哥,母后若是想讓我嫁給別人瑞安我寧死不屈!”

瑞安的頂撞徹底點燃了李太后的怒火,氣得李太后伸出指著瑞安公主的右手直哆嗦,“好啊!寧死不屈是吧,來人,給我拿藤杖來!”

“母后息怒,瑞安妹妹年紀小不懂事,還請母后不要跟她一般見識。”永寧公主規勸李太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