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戚繼光入京
章節報錯
戚繼光是明朝傑出的軍事家,一生大小二百餘戰,未嘗一敗。先於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護佑了沿海人民不受外族侵犯。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十餘年,保衛了大明北疆的安全。
其一生事蹟稱得上我華夏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戎馬倥傯之際,不僅寫成了《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軍事著作,還有《止止堂集》等詩文篇章。
其詩格律頗壯、近燕趙之音。筆法娟秀,豪勁端重,不減晉、宋諸賢氣格。更是在這個時代享有“偉負文武才如公者,一時鮮有其儷”的讚譽。
可見戚繼光不僅武功卓著,還是個學霸。而咱們凡哥的父親張居正同樣是個學霸,兩人年紀相仿,又都是學霸,自然有成為知己至交的可能。
大明朝堂以文御武,戚繼光在給張居正書信中屢屢諂媚自稱“門下走狗小的戚某”,但是在張居正眼中一直把他當做知己至交對待。
在原身張簡修記憶裡,某次去青樓喝酒晚歸,已是深夜子時,在家門前遇到戚繼光的信使。
自家門房護衛居然未阻攔便放其進去,一般這個時候哪怕是當朝勳貴重臣前來門房護衛一律會擋在門外,告知莫要打擾首輔休息,第二天請早。
當時得知來人居然是一名武將的信使,原身表情頗為不屑,門房護衛倒是心有餘悸提醒道:“這戚繼光雖是武將,但卻在老爺心目中分量極重,小的曾經怠慢過一次,吃了老爺好一頓掛落,至此再也不敢攔這戚參將的信使。”
這件事在原身記憶裡頗為深刻,無他整個大明朝堂官員能得到這般待遇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大內司禮監掌印馮寶,不僅位高權重還是自家老爹在內廷的鐵桿盟友。
另外一個就是這薊鎮參將戚繼光,但是與馮寶在朝堂地位相比,簡直相差了十萬八千里,這也是原身記憶深刻的原因。
後來楊凡與戚繼光一起共事,私下裡一直稱呼戚繼光為叔父,以凡哥當時之地位,皇帝都可以隨便懟,大可不必對戚繼光用尊稱。
哪怕戚繼光屢次謙卑相拒,凡哥依然如此稱呼,之所以這般做。一方面自家老爹張居正確實將戚繼光當做只交好友,另一方面完全是一個現代靈魂對民族英雄的尊崇。
與戚繼光共事期間,楊凡在戚繼光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果然戚繼光能成為民族英雄不是偶然的,其身上必然有與眾不同的閃光點。戚繼光的閃光點就不在此詳述,以後在楊凡與戚繼光一起攻佔日本時自會提到。
戚繼光接到聖旨時,當日便率領戚家軍三千七百八十五人啟程,戚家軍這個編制一直到它與清軍戰敗而滅時人數一直未有變過,究其原因大明朝堂統治者對武將的防範。
當然凡哥這隻蝴蝶飛來,戚家軍的編制自然會擴編,而且要十倍百倍的擴,不然世界那麼大,沒有足夠的兵馬怎麼能站得住腳。
戚繼光率領戚家達到京城比楊凡率領神朝軍早到一個星期,萬曆皇帝親自率領朝堂上下在安定門迎接戚繼光。這可把戚繼光激動壞了,自土木堡之變後,大明朝還沒有哪個武將有這般待遇。
萬曆皇帝之所以這般做,完全是套路收買人心。這套貌似還非常好使,五十多歲的戚繼光立馬跪在十幾歲萬曆面前熱淚盈眶,表現出一副誓死效忠,肝腦塗地的樣子。
戚繼光之所以這般,完全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戚繼光雖是武將,但是熟讀經典。而且還能在對經典著作的品讀和思考中,更深刻地理解古典文獻的主旨與要義,博大與精深。
同時又能做到對知識融會貫通,把經學、儒家思想與他的作戰實踐、創新思考結合起來,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特有的治軍思想。他學習經典又超越經典,他重視學習更善於思考,最後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這才創作了《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軍事著作,還有《止止堂集》等詩文篇章。
所以戚繼光是表裡如一的,絕對是忠誠良將。萬曆皇帝很滿意戚繼光的態度,給咱們的戚提督賜了豪宅,黃金萬兩。
這豪宅、黃金還都在張四維的,萬曆皇帝完全是慷他人之慨,大方的緊。不大方不行啊,這以後自家的安全得靠這位戚提督。
之所以叫戚提督,是因為現在戚繼光暫代京營提督一職。說是暫代,十有八九會轉正的。萬曆皇帝見了難民一般的京營士兵,此時再見到軍容整齊,士氣高昂的戚家軍。覺得將戚家軍調回來鎮守京城這個決定實在是太英明瞭。
有如此強軍護衛他,哪怕未來大劫到來,自保應是無虞了。只是這戚家軍人數似乎有點少啊,必須得增加人手,偌大個京城怎麼得幾萬士兵才能守得住。
想到幾萬士兵,萬曆皇帝便想到了京營裡那幾萬叫花子兵,這京營改革勢在必行。有了一支強軍在身邊,萬曆皇帝自然底氣十足,十七八歲的年紀正是熱血的時候。
迎軍結束後,立馬召見戚繼光與內閣商議京營之事。戚繼光是做過神機營副將的,自然知道京營是什麼情況,完全是爛到根子裡了。
便委婉指出自己是無法將京營將士訓練成戚家軍的,戚家軍之所以能成為天下一等一的強軍,原因在於兵種本就勇悍,浙江義烏人在浙江當地好勇鬥狠出了名的,戰鬥起來好不畏死。京營這幫子難民兵,適合喝酒賭博混日子,不適合上戰場殺敵。
聽聞了戚繼光關於京營的分析講述,年輕的萬曆皇帝提出裁撤京營,精選兵種,重新編練,由戚繼光為主帥從新打造京營強軍。
那麼問題來了,這裁撤下來的幾萬人怎麼處理?雖然京營這幫難民兵打仗不行,但是說到底,這兵再慫他也是個兵,平時訓練的都是殺人技。
這突然丟了飯碗,必定會心生怨恨。再被有心人煽動定是會出亂子。哪怕是戚家軍對陣幾萬亂兵也不容易。再說京城乃皇城治下,發生動亂,對萬曆這位剛親政的皇帝來說也是一件醜事。
京營盤根錯節,與朝中勳貴關係錯綜複雜,一個處理不好確實裡子面子都不去,眾人經過幾個時辰的商討,依舊沒想到一個確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時間已晚,心情不好的萬曆皇帝就沒留眾人在宮裡吃飯了,讓臣下自行回家。戚繼光便跟著張居正來到張家。畢竟戚繼光十幾年未回京城,對於朝中的情況自然沒有首輔張居正清晰了。
戚繼光需要至交好友張居正的指點,一進張居正書房中,戚繼光便笑道:“太嶽兄,十幾年未見你還是風采依舊,我家鄉特產海狗腎還夠用嗎?”
“元敬賢弟,實不相瞞,自從我家四兒簡修給我帶來神丹,那玩意早已經用不上了。”張居正笑呵呵道。
“太嶽兄,你也是聰明人,那丹藥都是有毒之物,先皇之所以早逝就是因為服用丹藥所致,為何太嶽兄你明知故犯?”戚繼光勸誡道。
“元敬賢弟,此丹藥非比丹藥,此丹藥乃是靈界老祖陳摶賜予,非是宮裡那些裝神弄鬼的道士煉製,為兄之所以風采依舊,乃是此丹藥之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元敬賢弟,這裡有丹藥一顆,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