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更換ban位,把發力點提前,掌握逼團主動。

當然。

還有第三個解法,給球球選卡莎、維魯斯等大核ad,然後維持邊路和清線上的均衡,繼續把籌碼壓到中後期,自信己方發揮更穩定。

但怎麼說呢。

因為xx的gank路線選擇很靠向中下,給下路拿大核,配合打野的門檻會變高,局勢比較容易偏離軌道。就像前一輪top贏下jd,球球選用的英雄分別是烏鴉、燼、烏鴉at兩把塔姆、一把慎……

….

就連top粉絲也認為,下路對線小劣根本無所謂,只要有留人和先手能力,就能更好的配合xx打出節奏。

打野精力有限。

與其三路呼喚打野,不如只傾向一側,這種分配方案本就合理。

畢竟。

給左

手拿到優勢,贏波團就能滾動雪球。

「bp我會看情況應對,但整體思路還是儘量保持中路平穩,集中精力攻邊路。」

秦明說得很實在,「rookie,不給你發揮舞臺,沒有別的原因。你還記得覆盤top打jd的比賽時,我說過什麼嗎?」

rookie點點頭,「他習慣賴在中線給壓力。」

「沒錯,他已經形成了打法依賴。」

左手有個不好的習慣,無論他拿不拿得到線權,他都不關心隊友位置。

「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隊員們聽著輕笑了幾聲。

秦明不是在傳達輕視思想。

他觀察了top好幾場關鍵比賽,標記了top中野最喜歡的熱點範圍,幫助隊員思考怎麼才能做得更好。

輕視?

根本沒有的事。

輕鬆、有信心,跟輕視離著範圍。雖然一個沒控制好,就變成膨脹。

但。

為了季後賽,ig賽前積極準備,積極備戰。這會只不過是言語上給予隊員信心。

作為教練。

有些規矩要嚴抓,但不需要制定一些根本沒必要的條條框框來限制隊員,還美名其曰紀律。

秦明猜測著top第二把會做一個怎樣的bp。

自己又該怎麼在bp階段幫隊員爭取部分籌碼。

考慮著top的打法。

秦明初步給出了一個畫像——

加重中路對線,放棄烏鴉,上路補點輸出,大機率拿戰士。

聽到教練這麼說,寧自信的表示,圍繞野區隨便贏,秦明笑罵道:「別把xx看得太輕,上一把你才逮到他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