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放阿卡麗,刀妹,從不考慮是陷阱。知道不好解決卡莎,卻又自信能對付。哈哈。”

“他不是第一次這麼做了。”

韓國隊失利,Edgar很舒服。他跟安掌門都是那種能喊出:我不在的勝利,沒有價值。

而在扣馬看來。

任何一個教練,BP階段都有2個方向。一,相信選手,熟練度高於一切;二,相信自己的判斷。

從這點看,Edgar就沒錯選過?頭鐵的定義又在哪?三放燼,放BDD巖雀,事後算賬又有什麼意思!

生死局鼓勵選手,圍繞隊核心心搭建陣容,在輸掉比賽後,誠懇反思。這難道不是一個教練最該做的事情嗎。

細節處理或者節奏處理出了瑕疵,導致了連鎖反應。如果輕易否定訓練賽玩過的成熟體系,選手會不會變得悲觀?

我做BP多照顧選手心理,到底有什麼錯?!

扣馬不覺得自己有問題。

迴歸決賽。

事後的群訪,扣馬自述過心路歷程。由於預選賽失利,也不能覺得對付不了。長此以往,很容易聯想到某英雄=失敗。扣馬不允許隊員心裡被種下這樣的種子。所以要放卡莎。

二,試試破解辦法,讓自己成為唯一。

成為唯一有什麼好處?

這英雄我敢放,你不敢放,到了BP階段,哪一方BP更有利還用說嗎。

只是。

9月一號凌晨。

有觀眾發現Blank排位把把打野波比。

這成了攻擊扣馬的新罪證。

說了那麼多,你最後還是承認波比剋制突進。中國隊放雙突進英雄就是一個陷阱。

決賽結束當天,有部分粉絲還在嘴硬放波比無關緊要,可這張滿滿幾頁全是波比的截圖打了不少SKT粉絲的臉。

這是無關緊要?

無關緊要,幹嘛通宵苦練。關注選手的粉絲都知道,選手一般練到三四點就會睡覺,非必要,沒人熬通宵……

扣馬遇到了難題。有些批評甚至到了無理取鬧的階段。

主教練深陷輿論風波,忙著道歉,他們這些隊員又能輕鬆到哪去。

“那,你先喝一口。”

Faker把拉環拉開,省著力氣保證不掉出一滴可樂,“給你,還有誰要喝的話,都可以。它量挺多的。”

這就是相赫哥啊。

Effort心裡很佩服:賺了那麼多錢,依舊沒有對自己放低要求。只是有時候太過倔強,前天因為訓練賽跟扣馬吵架,吵的內容他聽著都怕。

那天。

扣馬教練認為訓練效果不好,想解散單排,Faker卻頂嘴,“為什麼不繼續練?我不覺得有誰累了。”

“那你看看玩的什麼樣。這種配合有練的意義嗎。”

“就是不好,才需要練。”

……

爭執沒有給SKT帶來好運。

他們的競技狀態一如既往的起伏不定,Effort說不出為什麼,他只覺得贏得每一小局都好睏難。

截止常規賽最後一週。

SKT以八勝十負的戰績,無緣季後賽,只能去打冒泡賽,從最後一輪戰起。有句評價送給SKT:感謝春季賽進了季後賽吧,否則連冒泡賽的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