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解線,只能緩解壓力。

其實對職業選手來說。

對位不舒服了,就有隊友過來幫忙解線,已經很不錯了。對線之間的差距,沒有那麼大。

但。

就在今天,在s賽決賽的舞臺,rng只是幫上解線,已經不管用了。

連觀眾都清楚。

上單落後二級沒法玩。最直觀的體現就在於,zoom的納爾完全失去了還手資格。

如果只是落後個散件。

其實還能拼一下,還能靠操作彌補。可落後2級,面板屬性被碾壓,那就讓人頭疼了。

rng語音,小明說要找個機會抓死上路。

大家都覺得對,唯獨不好把握時機。

因為靠納爾換血,一定不可能,只需要3秒時間,卡莉斯塔觸發強攻配合拔矛的爆發,納爾會掉400血。而失去線上的對拼勾引,小明也在糾結要怎麼抓。

他只知道不能拖到先鋒團。

如果被ig輕鬆控住先鋒,並且完成了對上路的穿線,他們可以想一下怎麼守護上路高地了。

另外。

阿卡麗等級起來,小虎覺得自己只能推線,不能跟阿卡麗博弈換血,否則血量下去了,豬妹的威脅就會變大。第一波倒是能靠閃現躲掉堅冰,之後呢?

失去閃現,清線站位就要更謹慎,而rookie是個很會利用謹慎心理的選手。小虎跟rookie交了這麼多次手,哪不明白rookie的舒適區在哪。

對位rookie,不能丟失中位附近的站位,否則就管不住。一旦失位,不僅視野壓力放大,對ig中野來說都是好事。ig可以反覆思考怎麼壓縮中野環境。

於是。

從觀眾到解說,再到ig隊員,所有人都知道rng一定會在9分半之前,發動對上路的進攻。可能是一次,可能是很多次,但肯定不會無作為。

因為ig很明白,他們這套陣容,如果rng選擇重拳出擊中下,下半部的收益很難填補上路的空缺。

上下部的天平已經傾斜了。

ig無壓力滾雪球,rng頂著壓力卻又不去限制最大的漏洞,圖啥呢。

寧又不沒進入下大棋狀態。

rng抓下,寧隨便上點強度,納爾就被突破了,到時候真變成四打六,還怎麼玩。

帶著這樣的想法。

ig心態很輕鬆,rng卻是很緊迫。

下路。

導播給了個鏡頭。

&nissing錘石出草補炮車,剛要a出去,泰坦出兵線交q鉤空。

“沒鉤到,錘石擺回來,泰坦開盾。烏茲往前拉位置,ig不敢打到底。”

試探換血過後。

小明有意識到ig下路在控線。

以ez的補刀環境,如果想跟上霞的平線速度,q的頻率不能放低,但這2波,ig明顯在放線。

過了20秒。

&n在喊:“打野在上。”

澤元:“寧又來了,牆後真眼看到了豬妹的位置,納爾交e往後退,這一大波兵線又是沒辦法吃。”

三級納爾還沒閃,不針對上路針對誰?

卡莉斯塔斷兵線,不準備速拆上一塔的時候,rookie交煙霧彈卡線,靠著走位躲了w,但沒躲掉推球。

“中路消耗一下,小虎馬上六級了,有機會打出阿卡麗的閃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