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有這麼閃換閃的嗎(第1/4頁)
章節報錯
蔚在賽場上不活躍的原因很簡單。
失誤空間小。
前期一波q空,就能競選最佳ob員。
大招鎖頭雖然好使,可打野位的鎖頭跟輔助泰坦的鎖頭有本質的區別,那就是輔助位的博弈代價要低很多。
說白了。
出蔚,比泰坦還考驗隊友跟傷害的能力,跟其他開團單位比起來,拉扯空間更小。
另外。
蔚的大招鎖定,對手可以反應過來給出操作。這很容易變成蔚一個人進去送。只要被鎖頭的單位從容拉開距離,並且隊友把讓出去的位置堵上,那麼蔚就成了脫節人員。但泰坦可以做到鎖頭關鍵目標,逼出位移,跟著隊友打前排。
這也是kt沒想到ig會選這麼一套陣容的原因。
而對ig來說。
或者對秦明來說,雖然這五天裡,他沒有特別指出打kt的戰略目標,但隊員們或多或少能猜出:打kt,教練很在乎deft有沒有發揮舞臺。
kt的zandarc教練還覺得二三手能夠換來霞。
覺得ig小組到八強,沒有顯現出對霞的熱情,覺得ig跟其他lpl戰隊一樣,迷信下路答桉卡莎,但其實,阿水自己也知道。
這個bo5,deft就不可能拿到霞。
那五天的特訓裡,秦明不止一次強調過,霞對戰局的影響作用不在於它的吃線環境,而是太方便搭配陣容。
不管打上半部還是打下半部,霞都適配。並且在第三件補出穿甲之後,打得動前排,適合拉鋸。
因為團戰一般就三種模式。
一個是勐衝,或者兩個對沖陣容的短兵相接;
一個是團前僵持,為了一點點的站位距離反覆試探,直到某一方先露破綻,或有人繞後成功,來到能夠限制c位的位置;
一個是前排頂上的雙c拉扯,誰都沒辦法接近後排,考驗雙c保持開團距離邊緣的殘局打法。
在這個模式裡面。
kt最常見的贏團畫面,就是讓攻堅人員衝進人堆,然後騙出部分技能全身而退,其餘人員組斷追擊,多次返場打殘局。
這樣的團戰。
常常由野輔去騙,中上拉前身位組斷追擊,打出威懾作用,再冷不丁的二次返場,方便ad打出追擊。
在跟grf的決賽就能看出,ucal並不是傷害佔比為主的定位,而是優先保護ad的團戰機動性(被逼優先去吃技能),同時留出控制技能,保護不斷做出危險操作的deft不被對手集火暴斃,為他創造空間。
比如ucal的巖雀,常常捏穩w,等著deft上去操作即將被追擊壓前的時候,才會巖凸隔斷,為隊友創造後續進攻舞臺。
而這,正是剛出道時,被教練組調教出來的kt中單ucal喜歡去做的事情。穩住對線,團戰透過站位、關鍵技能支撐和保護著野輔的開團和ad的收割。
換句話說。
18年kt,deft的輸出佔比過於突出了,這明顯不合理,但又是kt最仰賴的武器。
從戰術角度來看。
三加一加一的團戰陣容,比較限制ad發揮。不是秦明非要theshy玩肉,而是對付kt,有前排頂身位,才方便刺客加鎖頭擠壓deft的站位。
遊戲載入。
兩邊陣容如下——
kt(藍)加里奧、劍魔、洛、女警、趙信
ig(紅)霞、妖姬、奧恩、星媽、蔚
彈幕:
【下一塔預設放掉嗎?】
【kt先鋒、小龍都有優勢,至少前15分鐘很舒服。】
【kt的女警體系很強的,勝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