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局落幕。

比賽過程看得lpl觀眾熱血沸騰,彈幕不斷飄來的“ig加油”,讓觀賽氣氛越加火熱。

沒得說。

ig打出了想要的戰術效果。

加里奧搖去輔助,讓傑斯去上打刀妹,這種對位沒有崩線,就是對theshy的實力認證。

比巴卜熟練度很低嗎?

並不低。

可他上路沒有打出優勢,埋下了整局的劣勢伏筆。

應該說bp階段就決定的東西,已經搭建好的舞臺,比巴卜作為主角,沒能打出歐洲解說想要看到的場面。

刀妹加酒桶,一個可以暴打傑斯、千珏的組合。要bo,要強度已碾壓,可結局為什麼會是這樣?

cpas想不通。

而對lpl觀眾來說。

嗨裡桑的“敢開”跟比巴卜的手感,算是他們看到的好訊息。

對線期。

傑斯一次沒死,跟比巴卜“好兄弟”級別的發揮息息相關。

觀眾當然在吹theshy玩得太好,走位太有欺騙性。

但好幾波判斷方面出問題,可不單純只是theshy一個人的影響。

這場比賽。

看得韓國解說汗毛倒立。

包括kt在內,他們被嚇到了。

不是說ig已經展現出來爭冠的實力和狀態,對於爭冠,從未有人說過這支ig不行,唯一一個放炮的,已經16強回家。

而是這支隊伍的進步速度。

跟小組賽比起來。

ig的表現“認真了”太多,認真到讓kt覺得,把這局的fnc換做自己,就真的能打爆上路傑斯,穩定吃資源滾動雪球嗎?

不確定。

寧關鍵的反蹲,theshy飄忽的換血變奏,以及加里奧進場後,ig眾人迅速且有序的站位配合,都讓旁觀者興起焦慮。

ig這麼強?

要怎麼打他們?

最後那波大龍逼團,簡直就是教科書級別的單翼牽制,ig永遠會放一個點位威脅防禦塔,看情況跟t接團,還是一路推塔,破掉高地。

可以說。

打到那一步。

就算fnc絕命一搏,收穫大龍,ig也有延緩節奏的底氣。

和前世不同。

ig在秦明手裡,走寬了道路。

隊員們堆積著英雄深度,就戰術相容性和終結效率來說,ig無論在優勢推進緊逼還是防線發育防守,亦或是資源交換和邊路博弈,都打出過成熟的交流配合。

在威脅不到對線的情況下,ig會給所有想要挑戰他們的隊伍,帶去威懾。

“任何不夠謹慎的博弈,都會變成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