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戰勝tl。

大師兄再一次輸給lpl出品的ad。

跟正賽比起來,秦明還是喜歡那個訓練賽裡桀驁不馴的大師兄。有時候太過在乎,也會影響操作上的判斷。

大師兄就是典型。

跟訓練賽比起來,大師兄打壓制的心思澹了很多,同樣,防守方面的操作失誤多了很多。

多看世界賽就會發現,大師兄最容易成為背景板的鏡頭,都是受到壓迫後沒有做出好的選擇。

這一把卡莎被女坦指,只是大師兄世界賽生涯縮影的再放送。

贏下比賽。

寧跟rookie說說笑笑下了臺。

迎面而來的卻並不是一張笑臉。

“我強調過多少次,這麼緊湊的賽程安排,不要飄不要飄,你們到底聽進去沒?”

寧突然笑不出了。

他就知道自己會被罵。

當他做出那個選擇時——

中下沒有線權,不確定對面放不放棄上河蟹的情況下,他去撩撥了。

在lpl,ig經常能執行雙河蟹。

沒人比寧更清楚時間安排。

理論上。

tl玩的那一套,完全照著ig的模板在抄,包括但不限於,第一波線緩推,二三波線速推,這樣,打野路過中路,不會暴露視野,更方便隱藏意圖和節約時間。

這一套之所以成了強隊模板。

正是因為它的可塑性。

路過的時候,不去看上河蟹在不在,那麼劇本里,它就是薛定諤的狀態,對面打野完全有機率單河蟹抓邊,但如果你看了,又沒忍住誘惑,又很可能帶著隊友一起送。比如塞恩的陣亡,它其實可以避免。

只要忍住貪婪,丟個眼回去刷自己的野區就好了。

寧想狡辯:“我打河蟹很快,我以為能先控到。”

“你以為?戰術安排都是你以為?那要教練組幹嘛,你玩開心啊。”

秦明再一次強調:“不要抱有太多的僥倖心理,我說過,爭河蟹只有三個思路——

一,己方強勢,雙河蟹打法,必須保持人數均等;

二,對抗差不多的時候,容許拼小團配合;

三,對抗弱勢,該放就放。”

秦明戳穿道:“你這波就算控了河蟹,皇子逼過來,你還不是要往上跑。上路塞恩明確沒線,加里奧交t包上,你能怎麼選?”

寧尷尬了。

教練說的思路,依舊是ig常用的三級套路。當上路強勢時,中單傳送逼上會很舒服。因為中上兵線已經進去,就算對方跟t勸退,線也燒了。

何況t的慢,有被操作的可能性。

像這種進攻手段,執行雙方的風險不在一個維度,也最適合打線強的隊伍。

可以說。

秦明在ig,塑造了不一樣的戰術邏輯。

跟ss講究中路輻射和包夾,跟rng中野輔聯動比起來,這套戰術非常考驗對線功底,也放大了對線收益率,方便形成良性迴圈。

即:越玩對線越舒服,對手受壓迫失誤上升。

職業選手打排位亂殺,跟賽場被人亂殺,最重要的參考指標就是受壓迫後的調整能力。

秦明乾脆問到底:“這套陣容的發力期要看派克,你前面只需要保下,看情況幫中解線。我有沒有提到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