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後面板。

ig傷害很平衡,3c佔比完全符合二號戰術需求的中路略低,兩翼齊飛。

如果只從輸出資料來看,三c肯定指的是上中ad,因為寧只有拿出千珏,才有可能跟下路輸出較量一二,平時玩個豬妹、酒桶、盲僧,你期望他打多高的輸出?

但如果從功勞方面,或者粉絲認為的團隊立功方面,那可能有得爭論。

就像後世蘇小洛覺得阿水不值一份高薪合同,不止他這麼想,管理層和粉絲也這麼想,不然壓制漲薪的第一刀不會砍在ad身上,畢竟連寶藍都是小王親自去談,寶藍還傲嬌了一段時間。

阿水呢?有聽說阿水被小王約找,誠心誠意嗎?

這裡面的原因其實很好懂。

如果你不把lpl想象得很正規,那問題很簡單。

一,阿水資歷最淺,在他首發之前,寶藍跟進了季後賽,憾負edg。這給了一部分人幻覺,那就是版本加強上半部後,阿水只需要打出就能奮勇向前,他只是運氣好,處在一個大哥方便帶飛的時代。

二,下路不穩定。不太穩定其實是ig的基調,只是說,在這麼框架裡,某一個點發揮不好,不影響大局,畢竟ig不是用運營穩定來兜底,而是用輸出兜底容錯。

非要說的話,ig轉線期最厲害的一招,就是保theshy單帶,靠壓制力破開空隙,它不像rng,能夠靈活的調動人馬,咬住局勢。

在這種模式下,阿水的雙刃劍資料受到非議很正常,作為ad,他很難做到不讓對手吃線,看著沒有大哥吊,可在站位方面,又得看齊大哥,貢獻風險。

不過,米勒作為水吹,這個bo3,倒是一直在肯定下路的作用。

“top這兩局,都是大龍一波團,然後潰敗。”

順著娃娃的話,米勒說道:“top只有打野有聲音。”他誇道:“而在對線方面,ig邊路優勢太大了,尤其下路早早完成線殺,幫助ig提快節奏。”

“也只有ig能這麼打。前面三局,包括rng打top,都是圍繞下路入手,只有ig使用多點進攻。”娃娃繼續開吹。

“bp方面吧,教練組差距也是有的。”

“確切的說,是英雄池問題,top兩把紅色方,一把給了馬潤康特位,一把給了左手康特位,但看起來好像沒有太多可以康特的東西。

我就感覺top最後一手永遠在補漏洞,而不是抓對線強度。他們做不到這點。”

米勒嘆了口氣,有點可惜top。

剛剛選手下場,他看到左手坐在椅子上愣神了好一會,很希望他能振作。

作為一個希望看到lpl更好,絕不只是一到兩支戰力接近世界級別的電競圈老人,他知道如今的lpl多麼缺少亮眼的新人中單。

“beggin教練的ban人思路也不復雜,但他能讓top玩得難受,十成的力氣只能發揮出7成。”米勒讚不絕口,“要知道,ig除了rooikie,都算是賽場新人,可在beggin教練手裡,每個人都有表現機會,最最關鍵的是,他們選人異常大膽。”

娃娃點頭同意,“ss、rng時期,他們都有過搖擺bp,但在ig身上,這個特色得到了放大。”

“所以,ig在次輪選人做出調整,目的就是奔著打亂對手部署去的,他們很喜歡改變之前的陣容走勢。”

賽後採訪。

寧跟rookie上臺。

能贏top,契機是中野,提速靠邊路。

於是,當餘霜問rookie怎麼評價左手。rookie還算鼓勵,“他對線很有自己的想法,我覺得他以後會越打越好。”

寧不慣著,“我們教練說他得吃經濟才有發揮,是個資源怪物。”

彈幕譁然。

誰都沒想到官方造勢的國產中單牌面,在寧眼裡這麼不堪。

黑子找到了話題點。

貼吧直接狂歡。

最新的打分貼,那位爭論了一百多樓的樓主下場喊話:“我都說了左手有點毒瘤,裝備不碾壓就不會玩。”

一時間,左手發條r閃的gif圖,流傳於世。

接受採訪回來,秦明瞪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