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ndre不給機會,他很穩。”

“下路也開啟口子,後面只要圍繞兮夜來打,韓國隊要怎麼開我們雙c?”

“烏茲對位領先10刀了……”

各處都是好訊息。

而在中國隊語音。

隊員開始享受遊戲,說些騷話。

如果說之前組織攻防的態度,算是比較嚴肅的話,到了這會,烏茲等人信心大增——

這版本,中路單純贏線的效果都會讓對面下路緩慢失血,現在贏線又發育超前,佐伊很容易成為對手的夢魘。

大家很清楚一個事實。

這版本的中野關係,可以不做事,也可以讓資源等接大團,唯獨不可以輸了線權還落後1K左右的經濟。

統計一下過去的對局資料就知道。

18年的版本,適合參與碰撞,利用單點優勢給予對手壓力的事,很容易辦成。就算對手不想交流,先鋒跟小龍也會逼對手出來交流。

再一個,積累的過程才需要考慮方式,結出果實之後,一般只需要碾過去,失誤別犯太大。

用解說的話講就是別把該贏的局送出去。

此時。

中國隊領先1.6K,小明給出的決策特簡單。

放佐伊積極換血,強保最少一側視野,然後看情況應變。另外,在進攻施壓的時候,運用整合起來的陣型,只突出一到兩個箭頭,利用兵線轉動重心。

說起來很簡單。

這就是優勢方組織推進,需要做好的幾個部分。想打出壓迫的效果,一視野,二換血,三留餘地。

再看陣容也知道。

佐伊、卡莎的雙c搭配,不那麼吃站位地形,不像寒冰、維魯斯這種,容易在進與退之間,突然失位。

寧思路更簡單。

我要入侵,我要入侵,我要入侵。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藉助中路強勢壓縮對方打野的活動範圍,減去選項,算是寧做得比較好的內容。

更何況。

佐伊領先一千經濟跟其他路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如果有得選,誰都喜歡前期對線由中路領頭。

接下來的一分鐘。

寧住在中路附近,小明等卡莎吃掉前排兵,判斷女坦沒有太多的威脅,才會往中跑。

“……”

補了裝備的佐伊,Poke傷害讓Faker受不鳥。

他什麼都沒做,就被壓出經驗區,全部精力放在規避飛星和氣泡上,不敢反撲。

Score也想幫中。

可下路連續pin訊號,知道對面中野輔連體,他一個豬妹怎麼開佐伊?人少打人多,瘋了才幹。

先鋒42秒。

Score知道自己得做事,自己大招馬上好,能配合的地方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