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夜談(第2/3頁)
章節報錯
藏招這種事,秦明很有心得體會。一般來說,大概只是針對當前版本英雄,設計個套,玩得是破解英雄,進而掌控節奏,很難說是整體執行力上了一個臺階,這太難了。
再說了,藏也不是這麼個藏法,整體磨合出色,配合賞心悅目,這根不就是破不了的招,只能想辦法把檔次提到同一高度,再靠細節取勝。
“那明天第一場,誰首發?”
U格斯很快問起正事。他相信這事,秦明有過考慮。在他眼裡,秦明一直是個很有計劃的人,對比賽很上心,不怎麼反覆糾結、猶豫。
“xxx。”
報出的ID,讓U格斯有些驚訝。
U格斯沒說錯,秦明早就試圖站在扣馬的角度思考過問題。並且根據實際發生的事,調整思路。
首先,韓國隊被雙殺,拋開磨合和配合失誤等問題不談,被滾雪球的起始點,幾乎都是野區失利、線上又沒辦法打出比較有威脅性的突破回合,進而導致先鋒難受,一直經濟劣勢接團,寄希望於操作取勝。
這是當前大部分戰隊的思考過程。
選到陣容之後,按照曲線走,如果曲線出現偏離,就想辦法回到正軌,如果不行,那就只能拼配合,拼對手失誤。
聯盟走過了8個年頭,很多的運營手段,大家都會了,想不費心就拉開差距的難度越來越高。
再看韓國隊。
一天的調整時間,肯定不可能說磨合問題,這樣一來,能調整的無非就是重心方向。
而預選賽這2局,韓國隊偏向Faker拿線,Score定位開團,放大中下雙c的地位,犧牲Kiin,既然這條路暫時不通,扣馬會怎麼想?
會不會覺得中路平線也OK,然後打野保下,不用花費精力和視野看管中線?
或者說,提高上路的英雄優先順序,給予上單多一些的發揮舞臺。
秦明覺得這2個思路,比較符合當前韓國隊的改變方向。靠時間解決的事,只能用點粗暴的手段,說不定就盤活了呢。
這不是秦明瞎想。
早在S5時期,SKT就玩過打野輪換,也是由於那年奪冠,堅定了扣馬這麼搞的信心。站在他的角度,他可能覺得2個風格側重不同的打野,對手不好適應。像前一局還側重整體控圖,中野聯絡較少,下一局換Bengi,中路加強換血,身後有個保鏢,打得對手露出破綻。
事實上。
小黑最開始的定位有點類似於加強入侵版Tom(這位是S5春季賽跟Easyhoon搭檔的打野,中路防禦塔,他則偏愛發育控小龍,所以當時SKT人頭落後的局,經濟也很難落後,拖到後期就讓雙c接管比賽),秦明相信扣馬完全做得出這種事,他不是第一次了。
或許有些教練比較喜歡堅持一到兩套陣容,覺得玩到精深自然神,扣馬卻是那個相信變數的人。當然,BP偶爾頭鐵歸頭鐵,但這不代表他不喜歡變數,靠變數帶動連鎖反應,算是扣馬的調整日常。
正所謂,最瞭解你的,永遠是你的對手。
決賽之前,敢這麼放話,然後到時候又是強調中路刀妹的優先順序,秦明覺得扣馬做不出這種事。
這麼想著,秦明跟U格斯、G指導分享自己的心得:“我也當了三年的教練,在賽場上,每個戰隊都有自己的優先順序體系,從英雄自信程度到路線安排和運營規劃,太過跳脫,選手會不適應,但改變太少,選手同樣會心裡嘀咕,因為作為教練,你把你的壓力給到選手了。”
秦明看向U格斯,“你應該有體悟才對。”
U格斯垮這個臉,何止有體悟,簡直通透好吧。
什麼叫把壓力給到選手。
訓練賽最自信的陣容贏不了,隊員下臺腦子還是懵的,在這種時候,教練最該站出來用上帝視角的角度,告訴隊員該怎麼做,可能的結果是怎樣。
當然,這是理想狀態,選手會懵,教練也會懵,如果這時候教練來了一句:注意細節,這個組合應該能贏線(或者不至於這麼劣)。
你覺得選手會怎麼想?那就是我操作有問題咯。他很容易默唸這句話,導致出手判斷變得更差。且越是關鍵局,類似的情況越多。比如生死局ez、輪子媽,這不是選手對這兩個英雄更自信,而是這倆英雄犯錯之後,往回拉的空間比較大,不至於失誤一波,就葬送對線期。
這種心理,多少帶著點逃避。選手是,教練也是,當自信被擊垮,當招牌沒作用,人會習慣性的尋找庇護港灣。
U格斯想到了什麼?
&ne和奇犽。他不擔心Doinb,這人安慰自己有一套,比他這個教練還樂觀;老賊沉默一點問題也不大,AD更重操作,能聽指揮就行,他們隊也不需要AD來下決策。
&ne被RNG踢出局後,越發迷戀前排。明明S7的時候,還敢鼓起勇氣玩玩青鋼影、凱南,到了RW,抱著螃蟹、塞恩、奧恩不放,不誇還不行,不誇更沒自信。可誇了之後,Letme會產生一種我只要不崩,團戰穩定有作用,其他的事,我也管不了那麼多。
“我覺得我還需要學習。”U格斯有些沮喪。經秦明提醒,他才發現問題比較嚴重。他有時候覺得問題沒那麼大,犧牲上路又不是贏不了比賽。這種思路不能說錯,只是對選手沒有太多的幫助,因為跳不出圈定的舒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