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賽後面板。

記得樂道:“跟我想的差不多,上路對位領先四千多……”

“你覺得MVP給誰?”Rita拿著手記卡,偏頭詢問。此時,彈幕全是電競椅上xxx。

比賽沒了,LSP們的聲音開始佔據上風。

“這把的話,Rookie拿出妖姬一如既往的有作用,寧的話,節奏不錯,第一波抓中逼閃很關鍵……”

把每個人都吹到後,記得來了一句,“所以我會給TheShy,他這個發育能力太猛了,對位壓了103刀,補刀全場第一,也是證明了‘我喜歡發育’這句話的含金量。”

別的隊,AD才是補刀王,只有IG,上路發育任務最重,多看IG的比賽就會發現,只要進入轉線期,阿水負責佔中,而Rookie經常離線做事,在經濟總量大致不變的情況下,IG中下雙c刷錢效率比不過其他隊的原因,正是一部分被調動浪費掉,一部分被上野瓜分。

TheShy的抱團節點,總是到了相持階段,即兩邊已經因為某個原因對峙上,他才會去,所以他的刷錢空間很寬鬆。

激昂的背景樂傳出。

記得看著大螢幕,大聲說道:“果然,MVP給到了TheShy操刀的劍魔。”

“而隨著IG二比零贏下BLG,也就代表IG取得了自己的十連勝,依舊延續著春季賽的不敗神話。”

Rita有些動容,“狀態這麼好……也不知道誰能贏這支IG。”

記得打了個哈哈,“可能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

輸掉比賽。

AJ坐大巴回到俱樂部,好不容易等到覆盤結束,接受了一大堆資訊,就聽見孫大勇教練讓他們自由rank。

18年BLG,賽訓工作做得很好,但收購方接手運營工作後,也學著開始搞營銷。

IM老粉應該清楚。

正是BLG時期,才有了一系列選手活動,在這之前,連開直播都少,更沒那個思維高度去搞古風活動。

彼時。

很多戰隊的生存模式,就是找金主投錢,由於名氣不夠,直播平臺保底價開得不高,或根本沒平臺搭理,當時選手普遍抱著先打出成績,才能改善生活的念頭。

AJ不一樣。

或者說,BLG發現AJ扮醜有搞頭後,踩著國漫崛起的風,幫AJ營銷出了一個記憶點。

可能聽到營銷有人會不舒服,但營銷的目的就是為了加深印象。

不管好的壞的,首先,你得讓人認識。

在娛樂圈有個現象,叫黑紅也是紅,因為紅了之後再洗白,遠比塑造紅人容易的多。

晚上12點。

AJ沒訓練任務,主動開了直播,他是全隊唯一有這個需求的人。這不是指他的隊友被規定不準開播,而是搞了沒人看,所以不愛搞。

剛開不到10分鐘,來了百來個粉絲,AJ在排隊等遊戲,彈幕就在安慰他。

“打不過TheShy不丟人。”

“就是,被那麼多人吹的Khan都操作不過TheShy,打不過不是很正常。”

“你們隊的打野根本不幫上,看你被壓,也不幫解線,只知道自己發育。”

又過了半小時。

部分看了比賽的觀眾湧入。

“呦,這不AJ嗎,這麼晚還直播。”

“哈哈,主播跟個小丑一樣。”

古風美男是個反差型記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