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x走的這個位置太差了!死的不冤。”

誰都沒想到,第二局展開,會是這麼一個走勢。

上一場,只有下路對線正常。

這一場,beggin教練沒有幫上路拿到特別有對線威懾力的英雄。一直到六分鐘,兩邊沒有衝突發生,靠著交換野區,兩邊都在收縮防線。

正當解說認為,先鋒團,或者維魯斯到六之後,兩邊才會接戰,大眉主動站出來表示你們的猜測都是錯的,並大喊:全體看我。

不得不說。

職業早期的大眉就是這麼有意思。

後臺。

見到這一幕,秦明嘴臉上揚,有點沒忍住。一般情況下,教練受過專業訓練,無論如何都不會笑出聲——

“哈哈。”

太可樂了。

尤其配上大眉那無辜的表情,彷彿在跟觀眾說:這波我菜了。

rita同樣在笑,顏值更上3分,“其實逼出寧的閃現,fpx已經很賺了,結果維魯斯沒把線頂過去,就往河道靠,站位方面給了漏洞,然後才是missing開的很果斷。”

記得偏頭看了rita一眼,笑得很燦爛,“有個細節你看見沒有,alex匯合lqs的一大底氣,正是妖姬先把兵線送進防禦塔,等到趙信過來做視野被抓,巖雀剛好把線推出去。

此時再打,巖雀會比妖姬先到。就是這樣的一個判斷,幫助ig完成多打少——

說實話,不是rookie先來,3v3打起來,fpx小優,盲僧這階段小規模團很強,而且寧是先被打了一套,他血量本來就不滿。”

記得話語裡,相當配合ig抓機會的能力。

就像很多人在討論的那樣,夏季賽ig,作戰實力更強了。

當然。

作為教練,除了時間方面帶來的配合上升,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夏季賽的野區版本,太適合寧發揮了。

雙河蟹版本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強逼打野進行前期規劃。

那麼。

在這麼一場前五分鐘必定開卷的考試裡,少有打野頂得住寧,無他,三路打手天團給了寧底氣,他做事的危險性要比別人低。

再一個。

春季賽寧玩得不舒服的局,全是前期被入野,導致做事成本上升。因為秦明設計的打法框架,的確很難包含打野。

為啥?

上中要對線,如果非要犧牲,秦明覺得犧牲打野更好贏比賽。

沒什麼對與錯。

那麼對的訓練賽告訴秦明和隊員,上中領先之後,更能影響局勢。說得明白點,如果局勢僵持、落後,非要把球交給一個隊員單打,優先順序肯定是上路>中路≥ad=打野。

就拿先鋒來說。

ig優先破上路,這跟其他隊伍喜歡破下路,或者解放中單的思路也不一樣。

也沒什麼對與錯。

單純從收益和視野角度考慮,如果上路不能撞兩頭,肯定低於撞下或撞中,因為撞下,可以提前讓下輔佔中,取得一個短暫的主動回合(線推過去,對面ad單守,人數差就這麼被打出來了)。…

很簡單高效的戰術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