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我是扎克王!】

彈幕刷著這一句。

這波打完。

船長吃掉塔刀回上,妖姬回家戒指,藍水晶和增幅法典。

Pobelter嘴裡有些苦澀。

妖姬在消耗方面,能跟沙皇打對抗,當然,沙皇藉著手長,不是很怕妖姬上來換血。

可問題在於,這個標準建立在操作細節和裝備等級差不多的情況下。

本來嘛。

TL中單就有點偏慫,忌憚壓線過深被扎克逼閃。

現在好了。

他不壓,妖姬照樣發育領先,W上來換血,他戳2下,擋不過妖姬簡單打個電刑的輸出,這就不對勁了。

戳2下帶個Q的傷害,應該略高於妖姬上來QAA交E的輸出,博弈才對等。

這樣。

妖姬發育超前,沙皇不敢打對抗,兵線被Rookie掌握,TL忽然壓力倍增。

三條路都沒線權,普通玩家都能感受得到壓力。

在這個越來越看重進攻聯動的年代。

沒線權就意味著防守方的風險博弈變高。

過了一分鐘。

Rookie推線消失往TL紅區走,同時扎克往上跑。

中野行動方向相反,但其實戰術目的一致。

秦明很欣慰。

因為他的隊員猜到了TL打野,第一波出來會補充下半部視野,保護雙召進入CD的盡。

大師兄那個閃現,交的並不必要。

就像秦明賽前推斷的那樣,論心理壓力,大師兄最有發言權,打到這會,秦明注意到第一波陣亡之後,大師兄左右回頭,然後數著手指,跟隊員交流的畫面。

聽不到溝通也能知道。

大師兄肯定在後悔。

這樣的鏡頭,秦明去年也看過,前年也看過,從S2開始計算,這位打了6年的老將,心理素質波動很大。

當大師兄自己發育沒受影響的時候,他還能穩住,最多有些急躁,可一旦隊伍劣,自己也成了突破口,他就會操作變形的厲害,這個厲害,根據團戰形勢有多重要而定。

戰術嘛。

不圍繞心理來,也不可能。

只要是競技領域,狀態永遠是檢驗發揮的X因素。

所以。

Rookie動的很巧妙。

他是帶著炮車進的,沙皇也不敢在塔前卡住兵線,如此,沙皇處理起來需要時間,足夠妖姬支援邊路。

Rookie也不怕暴露。

他的目的就是給壓力,當盡跟布隆,脫離經驗區往空地走,Rookie知道自己成功了。

上路。

扎克從塔後來到線草蹲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