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們看edg第一輪3:2艱難取勝後,學會了什麼?”

秦明站在教練角度看出了nofe的算計,“他就是覺得你們給的壓力不夠,才敢大膽的選擇到六質變的陣容,再去控制接下來的節奏。

這是陽謀,你們也確實沒辦法突破,這點打線優勢根本不夠用,只需要一波反撲,edg就能把該拿到的東西都拿回來,並讓你們覺得很難翻盤。”

寧聽著懵懂,“這是站在上帝視角。”

“好,那我模擬一下你們即將特訓的內容——5分半這波,下路沒血得回家,對面肯定會送線進來再回家,對吧。他們狀態好,只是藍量缺點,肯定不怕打野來抓。”

秦明隨機挑選了一段局勢。

“對。”

“此時下路落後了很小一部分的東西,那從泉水出來我會怎麼樣,我會讓輔助靠中,因為中路需要解線——

當然,不去上帝視角的話,這麼做也不虧,輔助先往中靠,這時候ad去下路把塔線推出去,推到牆側這個位置,輔助能在中路站7、8秒,這麼些時間,你們是加大強度對抗,還是對面解線反蹲,主動權都在手上——

哪怕上述情況都沒發生,輔助回線,是不是剛好跟對面回線的節點重合?”

“還有,中上優勢,下路放線,你們知道對面求穩,能不能中野嘗試靠上?靠了,阿光退,中路回去接線,打野入侵,上單敢放20秒的線,他願意放40秒嗎?

不願意。

要打野過來。表現的有底氣,是不是有六成的機率確定打野在反蹲。

那這時候取得線權的中路往下靠會怎麼樣?有沒有機會逮到壓線的下路,反過來說,下路打起來,打野其實在下,對面會演戲,這時候上路2個,能不能越——

我怎麼感覺有一百種方法逼迫對面打架,但你們看起來卻這麼艱難,你們是不聯動嗎,只有爭資源、被迫反打才會團結?”

這話問得他們有些梗住。

然後他們就聽到秦明繼續說:“醜話說在前頭,在我這裡,首發全靠競爭,如果打得不對勁,經我提醒之後,狀態還是很不好,那我就得考慮是不是需要換下來,所以,不要以為身後沒人就可以鬆懈,沒人,我可以去找。

而且,這樣的鬆懈不止表現在訓練、賽場。”秦明看了一眼rookie和寧,“作為職業選手,我不是要拘束你們,該玩的時候可以玩,但我很不喜歡玩過頭。我希望在我執教的這段時間,少看到這種破事。”

“另外,你們看過rng的比賽嗎?”

眾人點頭。

鳥巢之夜,誰不羨慕。

秦明指出道:“那你們英雄池該擴充套件了,能掌握多少掌握多少,接下來我會列個表格,根據版本變化,你們多練,不求一定招牌,但求拿得出手。”

“好了,明後幾天,會有一些輔助過來試訓,阿水你留下。”

隊員坐到各自的位置上,開啟峽谷熟悉熟悉感覺。

聽到最後那句話,寶藍轉身時有些恍惚。

難道自己終究躲不開替補的身份?

更讓他失落的是,教練只說了輔助的事兒。

&n嘴裡聽到這位的教練工作很務實,他就明白,自己肯定有某些地方不夠得到認可。

“教練。”

阿水錶現的很乖。

“嗯,試訓輔助肯定要你來評價感覺,我可以給你一個大致的方向,新賽季,我需要一個對線比較果斷、對遊走時機有一定獨立判斷的選手,懂我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