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局結束的時候。

鬥鯊平臺的熱度破了3億。

如果算上其他直播平臺,或許熱度加起來比人口還多。

當然。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的網際網路平臺,熱度並不代表真實觀看人次,它只能算上一個綜合指標。

但不管怎樣,這次鳥巢決賽絕對吸引了近幾年最多的目光。

比賽剛打完,微博直接上了四個熱搜,分別是——

&n!”

“第一局bp,搖瘋了。”

“豬妹打船長。”

“決賽bo5贏下第一小局的,都拿了冠軍!”

這些話題,足見觀眾熱情。

&n這手豬妹的底牌感慨萬分,另就是對rng第一局劃下的戰術重點很感興趣。

四強打skt的時候,有大手子統計了對線期兩隊對下路的傾斜,達到了地圖熱點的百分之46——除下路外,其他兩路加打野靠攏下路的重心軌跡就叫做熱點。

&nvp的頒發中也能得到類似的證明,四個mvp,三個給了下路,甚至有2局,adc都是傷害收割一起抓,輸出佔比能達到團隊的35左右。

而在這一局裡。

rng很明顯的把重心分在了上半部,主要體現於對小虎的支援。

無論是對線期皇子頻繁在兩側近道移動、搶佔視野空間、騎臉酒桶,還是轉線期,野輔跟隨盧錫安的帶線速度策劃中路搶線的幅度,以此達成,有離線時間支援邊路,應對可能的抓邊gank。

當然。

&nvp給到了承傷第一的豬妹。

如果小虎沒被ssg針對,沒斷2波節奏,或許他會成為mvp的有力爭奪者,只可惜,皇冠的巖雀有兩把刷子,兩波靠攏的時機抓的不錯。

嗯。

這算是贏家的小小反思。

觀眾對rng的表現足夠滿意,除開一部分鐵粉覺得對下路的關照太少,其他人都覺得能分配主導權的隊伍更加可怕,這意味著花費力氣針對了一個點,還有第二個、第三個點冒出來。

事實上。

所有登頂的戰隊幾乎都是這個模式,主張機會主義,而非一成不變。

選手狀態總有起伏不定的時候,保核只是一種可選用的戰術,而非既定策略,祖宗之法。

想走得遠,走得最後,只靠一個人來c很不穩重,想贏的漂亮,就得根據對手的意圖分配重心,讓更多的人有發揮上限參與進來。

迎接功臣回來。

秦明鼓勵道:“我說過,掐皇冠這個點遠比掐安必信容易,兩側視野失守,他們的壓力也很大,而且,你們應該發現了,他們bp很難做。”

隊員們下意識點頭。

這把可謂是完全按照特訓的結果走,雖說沒有完全預料到ssg的反撲,但大致知道怎麼應對會是他們的軟肋,乾脆一點,擠壓ssg選手的舒適區。

如果只看kda,皇冠其實不差。

噢。

他一直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