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放到眼前,ssg小組賽打成這b樣,skt打個兔子隊差點翻車,加上洲際賽被we制裁,他們只有吹夏季賽的一號種子lz才能證明lck依舊是真神。

懂嗎?

不是不吹其他隊,而是ssg沒奪冠之前,你怎麼吹啊,吹它的11比0被剃光頭,還是韓國民眾眼裡的形象:只會打內戰;皇冠安掌門這對中野,根本不是傳統韓式中野。

怎麼吹?

你當然可以說皇冠安掌門不搞事的風格最合適執行ssg的紀律性,但你不能讓主流聲音滿足。

就像鬼皇風評被人看輕,不是他奪了冠就能怎樣的事,大多數人多多少少都有主角心態,期待力挽狂瀾,你都沒力挽狂瀾,當過逆境英雄,我憑什麼吹,我又不是教練,不是聽話了我就喜歡你。

萬事萬物敵不過一句憑什麼。

吵吵鬧鬧中。

edgar接受韓媒採訪,表示他們不管怎麼打,都會有2支lck的隊伍在鳥巢集合,為觀眾奉獻一場精彩的比賽。

這話很傷人。

與之相比,扣馬委婉太多,甚至讓人覺得他不那麼韓國,“rng很強大,小組賽、八強賽,他們走得比我們平穩。”

扣馬上來就聊點真實的,他們最近研究rng比賽都快研究入魔了,清楚rng的決策不具備普遍性,根本沒有多少類同的公式可找,“但既然抽到一起,我有跟他們拼到底的決心,我的隊員也是,我們為此準備了很久。”

“有北美解說認為,你們對huni的使用越來越靠近zoom?你覺得是這樣嗎?”媒體繼續提問。

扣馬摸摸鼻子,不知道怎麼回答。

&nsi,他跟教練組達成了一個共識——huni實在不可控。

如果有人能瞭解skt前半賽季和後半賽季的打法的話,一定會發現,huni的戰術權重下降了,以前skt期待上野撕開口子,faker坐鎮中路,現在嘛,他們覺得讓上路先發育是一件好事,穩中帶狠好像也不錯,這麼一調整,整體強度不僅沒有減少,還提高了。

至於說缺陷,這世上又有幾個上單有khan那樣的壓制力?

媒體倒也想找秦明瞭解情況,放點狠話。

但rng表示隊員正在閉關,不接受採訪。

這不是什麼推脫之詞,陪練團練上了。

“這是季後賽到現在,huni使用的英雄場次。”

秦明給了一段上單個人集錦,直言道:“發現沒有,他沒有msi的時候那麼兇了?我不是說他不喜歡打優勢,這一點,他還是喜歡,但他尊崇安排,在拿到納爾、巨魔之類的英雄時,不妨礙他換血,還讓他的承壓下限提高了。”

“懂我意思嗎?現在抓他,收益沒以前高,他現在第一優先順序不是那種死了會虧到難受的型別,如果我們不拿戰士,抓他二三次都不好擴大單線版圖。”

在如今的skt,huni不用做春季賽那麼多的事情,比賽裡壓壓刀,帶帶邊線,該打的團不缺席,作為第二進場點,第三終結點,能幫雙c減輕負擔,就行了。

“跟skt打,納爾這個點很關鍵。”

秦明判斷道:“如果我們能把這個英雄置換掉,逼他出傑斯或者凱南,skt對於上路的維穩成本都要提高,當然,最好打到他們失去康特籌碼,幫上路先拿前排,咱們就拼團戰。

想做到這些,特訓少不了。”

“那下路呢?”

烏茲無法忽視bang。

“該推的線推,不該推的線退,這方面,我應該講過很多次吧。”

小明若有所思的點頭。

這倒不是秦明小覷bang,而是打bang這種選手,太著急靠個人對位起優勢反而會被利用,skt的進攻效率不俗,轉線置換的韌性也有保障,攻防都很全面,秦明需要做得不是規避風險,而是讓skt感到風險,透過逼迫,讓skt接團。

說白了,就算下路互爆,也是秦明願意看見的,只要打到資源團,rng更有章法,憑什麼不能勝?

從這個角度來看,吃下路ban位,不如吃掉中上ban位,尤其是上路,只要huni不服氣,就是rng增長勝率的時候。

為此,秦明安排了好幾個套路,各種口味的套餐等著huni享用,如果效果不好,那就別怪秦明不講武德了,到時候直接放出野輔,讓烏茲補線放塔,加大力度針對。

作為一個易怒且不算理智的選手,秦明根本不相信huni能在這種一體化的針對下,不使小性子(歪點子),這個人已經用他的職業生涯證明,他不會服軟——

玩納爾不是納爾這個英雄多有強度,而是它能打壓制,且比較團隊化的妥協,一旦沒了這樣的籌碼,上半部的bp就活了。

兩隊進入針對訓練。

秦明來到ig這邊,藉著翻譯跟theshy溝通,“我們需要練習跟納爾的對位,主要應用場景是圍繞中路附近的攻防,我會讓他們減少做眼頻率,你需要做的就是控怒,拍出如來神掌。”

ig聽得有些莫名其妙,作為選手,他們當然討論過rng跟skt打,要怎麼打才好贏,像他們的領隊就認為,rng需要發揮長處,讓香鍋少刷野,不斷往下路轉悠施壓,哪怕只是讓bang補刀難受都是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