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為止,簡單化的概括就是全員都想刷,不喜歡抱團,資源能讓就讓,全靠sofm發揮,且因為運營差,拿了大龍不會做事,贏的局裡遊戲時長都在38分鐘左右,輸的也是拖拖拉拉,完全不見積極包夾的影子。

考慮到ss目前的困境,秦明都沒有跟隊員分析要怎麼做。

&n玩不爽,我們就能隨便贏。”

這個目標很簡單。

&n玩爽了的局,ss都不一定贏,別提有針對性的去阻撓。

香鍋笑的很開心。

&n比刷野,不是他的強項。

另外——

秦明在戰術板上畫出了幾道線。

他對ss實在太熟悉了,比起模組化的資料,秦明還可以更精準,比如flandre很不喜歡塔前有線的時候支援,別指望他會放棄一大波兵,所以哪怕都是玩前排,他跟aj也是不同。

“囤線進去,不能越你就進野區,插眼也好,給資訊也好,總之動起來。”

這是秦明對君澤的吩咐。

這類理解上的習慣,才是他打蛇隊老是贏的較為輕鬆的原因,他知道他的隊員舒服的比賽方式是什麼,那自然也知道不舒服、照顧不到的機會怎麼創造。

“看好石甲蟲。一旦中路打不開局面,sofm一定會對石甲蟲下手,這處野怪重新整理點一般來說沒人特意去管,他反石甲蟲的成功率非常高,如果對線沒那麼有優勢,去看的話其實也沒必要,但這次不一樣,我們應該三路都有線。”

這些更加細緻的總結就是每個教練組的攻防要素了。

為什麼說季後賽跟常規賽不太一樣,很大程度上是常規賽,大家不用上那麼大的強度去針對操作習慣設計執行。

這些看似細枝末節的小點,足以制定出一套更能壓迫的策略。

2017年7月29日。

場館休息室。

rng的隊員在說笑,每個人都很輕鬆,像小明就跟able溝通,“這次你要強勢一點,我去換血你要跟,懂嗎,跟平時不一樣,打ohq不會出事,我們換得起。”

小明開始忽悠要怎麼虐ss下路,這支隊伍的下半部全部換血,他對這支ss可沒有那麼多感情可言,able聽著,感受到小明散發的強烈自信,忍不住的點頭。

沒辦法,小明也是憋怕了。

他都好久沒打出過線殺,好久沒試著壓在塔下耗血,那遇到正低迷的ss,能不找點感覺嗎。

連貓球都能充電,他們怎麼不行?

ohq現在是越打越怕,剛開始還敢操作,後來連身位都保守好多,偏偏他的保守又不夠協調。

造成這種彆扭的原因肯定跟選手狀態、教練安排都分不開。

而一個無法控制失誤的ad,可不就是最好的充電器嗎。

另一邊。

chief說了一大堆話,張嘴閉嘴就是打起精神,拿出百分百的實力,然後將貼了峽谷地圖的戰術板擺的密密麻麻。

遏制中野,是他說的最多的部分。

flandre只是聽著,沒有一點要傾訴的慾望,現在教練讓他玩啥他玩啥,非常的“老實”,甚至老實的有點沒活力。

如果說春季賽,他還經常發出聲音,可doinb走後,他在上路跟姿態的風格有點彆扭。

谷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