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釦了一下桌面,低身從抽屜裡拿出一份資料丟給他,“你還是不明白。你所有的情緒、所有的出發點都在於,你TM覺得你的四個隊友冷落你,你玩得很難受,然後彈幕、評論在噴你?是這個意思嗎?”

Able預設。

“那你嗎你就不要打比賽,別當這個職業選手,大家的主動你看不到,你只看得到隊友不理你,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隊友也會有情緒,也會像你這樣心裡嘀咕,就你是人,他們是冷冰冰的機器?

你自己打遊戲擺爛過沒,遇到擺爛過的沒,他們是怎麼擺爛的,或者你擺爛的時候在想什麼?你不懂,你代入不了?

玩個遊戲你都不願意去溝通,你怎麼知道你的隊友在想什麼?猜謎語好玩?”

幼稚還好,至少不是沒得救。

“你的隊友,香鍋,場均落後幾十組野怪,換算到AD,就是場均落後150多刀,這個線給誰吃了,防禦塔嗎?你遭遇這種對局你難不難受、舒不舒服?這種局會不會是極少數,不是常態?如果是常態,你連青訓都進不了,沒人會要一個基本功都不行的AD。

那你TM的好好思考一下,你的隊友揹著那麼多壓力,一不小心就會變成背景板,被觀眾嘲諷,然後你覺得他嘴了你幾句你難受,你不想理他——別跟我解釋,他不理你跟你不理他,有什麼區別?反正從溝通效果上來說沒有任何區別,都不會主動彙報資訊。”

&ne、zoom等人在次級聯賽的英雄池和升到LPL的改變,誰不是個天才少年?這些改變都是遇到更有強度的對局,之前能打出的優勢現在不好控制才選擇降低標準。

Able以為自己獨特,二隊招聘的分析師天天誇他,卻不知道他的每個隊友都在為團隊付出。

沒人會特別去了解另一個人的過去,但這些資料能見證。

罵了一通,秦明稍微收拾心情,壓下去音量,“你跟你的隊友怎麼相處都讓我頭疼,你理解過我沒?我這麼大工作量,看到的卻是一個對團隊遊戲一知半解不去接受的你,戴志春,是你,一次又一次的放棄磨合團隊。”

秦明的嘆息聲彷彿在整個辦公室響起,“你自己琢磨吧,如果你想留下來,留在一隊,我要看見你的行動,立刻、馬上、越快越好,主動一點你不會怎樣,但你再不主動,我敢肯定你再打幾個BO3,就一定會滾蛋,這是我說的,當然,你有關係,你出了這個門就可以打電話,你讓勝經理開車送你去其他俱樂部試試,我不卡你,但只要我在的地方,我帶不了你。”

Able害怕的搖頭,這一刻,他才感到自己的職業生涯是那樣脆弱。

私信被爆的惶恐,不及這番話的十分之一,享受過舞臺,他不願匆匆落幕。

秦明臉色不變,“還是那句話,行動,主動點,小到喊Nice、吹吹隊友的表現、寬慰,大到戰術分配別講條件。你是職業選手?”

不需要答案。

在Able已經度過的17年人生裡,為數不多的閃光點都是靠遊戲獲得,他比Letme、zoom、香鍋都更在乎“職業”這個身份。

Able去衛生間洗了把臉。

趁著離下班還有段時間,小明照例邀請雙排,這段日子,兩人一直在磨合、適應各自的舒適區。

進入遊戲。

小明習慣性的講解對線,一如當初在SS,主教練幫忙梳理他跟水晶的定位。

“欸,這個兵別這樣補,對面這個動作明顯是要點你,那你在補之前晃兩下,卡對面平A,拉下走位,別太白,就是被換血你也別讓他太舒服。”

“嗯。”

耳麥裡傳來的聲音讓小明下意識的看了一眼盯著螢幕的Able。

他沒想收穫回覆,所以意外。

再接下來,打團的時候,小明急促著說著站位,Able也不再有特別多的歪點子。

這局打得比往常舒服,雖然話還是少,但該給回覆的地方都給了肯定或其他的意見。

小明覺得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