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鼓舞光環(第1/4頁)
章節報錯
賽程沒有留給LPL代表隊太多的摸索時間,但秦明的講課已經推開了大門,此後的兩把對測過程又給選手提供了佐證的資料。
在越來越講究綜合水平的競技舞臺,強隊們越來越需要資料輔導判斷。
拿EDG來說,打完訓練賽,廠長等人跟教練組一交流,知道放先鋒,下路能破塔比較等價,完全能接受;放先鋒,下塔破不了,且騷擾沒打出技能、沒有延緩時間,這就不太能接受——
除非對面拼節奏,他們拿的大核雙c。
換句話說,先鋒撞塔,以及線權的轉換損失,這裡面幾個變數的權衡能讓他們在己方舒服的執行思路下得到對陣容的曲線補充,不至於慌了神,沒有拖下去的底氣。
底氣,對比賽很重要。
那代表局勢尚在掌控範圍之內,些許的麻煩不會讓人著急,或者說著急的程度該放在什麼樣的標準,是不拼基本G,還是說再拖一拖,經濟上的落後會被陣容上的曲線拉平,直白一點, 放掉先鋒能接受多少落後, 這裡面能比較清晰,就已經是EDG特別需求的。
“明天怎麼打?對面怎麼排?”
“我覺得他們不會把FW放在第一個出場。”
“開門紅很重要,我覺得讓RNG上最穩妥。”
阿布跟明哲為了感謝,特意拔高RNG, 但秦明不覺得經過調整之後的代表隊還會像前世那般陷入泥沼, 終究只有版本不到位,不知道怎麼打, 指揮才拖沓。
“明天的比賽就是一場場的BO1, 田忌賽馬的思路放在強弱差別較明顯的對抗很有效,但也不用過於擔憂。對局嘛, 終究是打過才知道。”
秦明沒接話, 卻顯得很有信心,“灣灣這四支隊伍硬實力上就有差距,誰先誰後不影響我們大家都是為了賽區爭奪榮譽,已經很晚了, 隊員們也累了, 先讓選手休息。”
秦明覺得明哲過於緊張。
他們第一天贏下MVP有多歡喜, 輸給M17後, 刺激就有多大。
就類似那種贏了LCK, 看不太上灣灣, 結果輸了之後覺得丟臉, 畢竟輸給你心裡認為的強隊, 只會覺得技不如人, 興起追趕,輸給你沒正眼瞧過的隊伍, 那就不是追不追趕的問題,而是臉上無光。
隊伍認知越有差距, 矛盾就越大,這是顯現在競技對抗裡的普遍思潮。
舉個例子, 老是輸給強隊,差距不僅沒拉小, 反而拉大, 越感力不從心,選手只會覺得隊伍沒救了,想換隊,這都不是決策不決策的問題, 而是單純懷疑硬實力跟不上;
輸給弱隊,尤其是外戰舞臺, 普遍看好卻輸了, 那種滋味就彷彿此前的努力完全就是個笑話,賽前多有信心,賽後就多有矛盾,容易引發反思。
但不成熟的人老是喜歡從別人身上找問題,卻看不到自己的,在這種個人認知和巨大的輿論推助裡,砰的一聲, 隊友變路人、變“仇人”(反感)的不再少數。
OMG現在就有點這個意思。
明明贏MVP是每個人齊心協力, 先劣勢後反超,積極的抵禦進攻, 可輸給M17後,老感覺中野跟下輔出了一點點的思想上的分歧,這從訓練賽都看得出來, 打野明顯“局外人”了不少。
秦明很想提醒明哲注意失利後的溝通,把問題講開一點,別藏著掖著反而矛盾擴大,但看明哲熬了半宿跟著他們討論版本討論灣灣四支代表隊的強弱點,眼皮子都快睜不開了,剛張嘴的話又憋了回去。
溝通的再激烈,瞭解的再透徹,終歸落實的是人,是怎麼去執行。
自己打得好遠比對手哪方面水平偏低更能帶去勝利。
可轉念一想。
今天剛打完迴圈賽,明天直接半決,後天就得跟LCK爭第一,又要研究出場順序又得猜對手怎麼排兵佈陣,還得考慮對線、BP……這些瑣碎事之外,還要照顧選手心理, 排解矛盾, 似乎、好像, 時間上就有點擠不出來。
說實話, 隊內氛圍這東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定調, 像EDG也輸給了灣灣,可他們的氛圍就明顯正常不少。
哪怕很多EDG的粉絲噴Zet噴了一個賽季,在沒人取代、競爭上崗的情況下,該維護的依舊維護,其實也就是把沒打好的地方說開了,賽場外怎樣,極少帶到賽場內,這就是一支戰隊的紀律性。
一群剛走入社會的年輕人,誰還沒有對隊友點看法?
大家又不是親戚又不是死黨鐵哥們,大家是來贏比賽的,是為了職業生涯闖蕩,是想在聯盟留下好名聲,誰c誰躺誰背鍋都涇渭分明,哪怕贏的局裡面,都有不被注意的,誰不想爭?
競爭是一種進步,但這個度要把握好,別把埋怨帶到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