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章 三顧茅廬左中郎(第1/4頁)
章節報錯
“邀請駭客試訓?”
“不是不是,我當然尊重他本人的意見。”
“我只是……”
訊息來得突然。
就在昨晚,新加入LPL的SN戰隊經理從圈內拿到秦明的微信,立馬溝通了此事,第二日上午,又打了個電話,說在來的路上。頗為積極。
“他都18了,你是圈內最專業的,應該知道一個選手最黃金的年齡就這麼幾年,以後老了,注意力跟不上,他還能像年輕那會拼微操?拼反應?再說了,我倒是想邀請香鍋來試試。當然,您肯定不願意。”
“呵呵。”
秦明能怎樣,只能尬笑著應付。
電話結束通話。
人已經在來的路上。
秦明點上一根菸,煙霧裡,某些記憶已經有些淡忘,那些日常的、不那麼動人的畫面已經快從記憶的硬碟裡清除。
是啊,18歲了。
這個年齡對聯盟來說正合適,也正處於一個選手天賦變現、快速成長的階段。
多少新秀就是這個年齡段開始冒尖,漸漸的被觀眾認識,成長的好,他會成為賽區的人氣牌面,成長的稍慢、更需要經驗來養成心態,也許就是季後賽級別、不那麼亮眼卻有一席之地的戰隊首發。
而不管成長的高度是怎樣,有比賽打,才配擁有更多的可能,收穫不一樣的地位、名氣、話語權乃至尊重。
所以。
“變現”遠比“成長”重要。
“機會”遠比“準備”重要。
很多人喜歡說“你不好好打磨自己、擁有足夠的儲備,當機會來臨你抓得到嗎”。
可這樣的論點的前提,是已經預設能獲得機會。
聯盟這個圈子太小了,擠的人頭破血流,首發只能是五人,聯賽就這麼多隊伍,沒機會怎麼知道行不行?
秦明知道自己是個比較自私的人。
他很喜歡調教有實力的選手。
就好像前世沒太大作為的他,也幻想過執教EDG、RNG等類似的豪強,一如吹牛打屁時會說“給我xxx,絕對進季後賽的話”。
而對駭客來說,他最大的優勢就是年齡,是敢於冒險捕獲機會的前期節奏。
單從這方面來說,他比香鍋都多出一種創造線上擊殺機會的直覺,他的職業生涯就是去哪支隊伍,哪支隊伍的一血率就會得到不錯的提升。
當然,他最大的劣勢也是年齡,已經暴露出來的短板,是結束對線期之後相當的茫然,不知道再怎麼進行合理的策劃、終結比賽,他只喜歡點對點形勢的進攻,對需要多方調動形成的串聯施壓不太敏銳。
直白一點,rank思維比較重,小範圍的預測走向,然後提前佈置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還在可以推導的範圍內,一旦戰局變大、不可控因素變多,就有點使不上勁來,用不那麼恰當的對比就是,他只適合帶領小隊攻堅,不擅長大兵團調動作戰,缺乏大局上的戰略思維,很容易陷入到為了拿人頭而拿人頭的直白打法裡。
這一點,秦明有幫忙覆盤過,幫忙輔導過,可後者更多是一種決策上的東西,駭客聽著就懵懂,因為rank到處都是防線漏洞,打得也沒那麼嚴謹,他隨便就能找到空缺。
決策需要經驗輔助,不親身感受,永遠都是紙上談兵,這玩意需要很強的臨機決斷——
小龍重新整理,打還是不打?是直接放還是拖延?
大龍、小龍同時存在,對手幹了xxx,需要怎麼xxx?
下路兵線沒人收,對面大部隊逼近,是開團還是分人收兵線、正面僵持?
上路高地被破,怎麼卡住超級兵的威脅,儘量的抱團,抱團之後守還是打?
太多太多的決斷,太多太多的變數。
而成熟,需要經驗;經驗,需要你遇到的突發狀況夠多。
所以。
當秦明接到SN的轉會意向,吃驚過後,真的有在好好思考要不要放。
rank、LSPL跟LPL完全是截然不同的競技強度,低階別聯賽往往都是一個操作怪就能攆著對面殺,可到了高階一點的舞臺,很多操作上的事能用整體的聯動去蓋過。
對位打不過,不代表團隊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