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小龍是一件比較損耗打野發育效率的事。

它所帶來的團隊增幅更多的也是體現在中後期。

明面上來看,在已經落後經驗、落後節奏的情況下,還選擇壓榨打野,是把原本就走鋼絲的野區博弈弄得更為被動,如果盲僧不去打小龍,而是利用這個時機去小花生藍區多吃一組蛤蟆,顯然都對自己的發育更為有利。

小龍一聲哀鳴。

小花生立馬打訊號藍方泉水,緊接著跟隊友溝通,盲僧之後的一分鐘基本都只能跑圖,線上可以打得更兇。

事實確實如此。

不過香鍋不在乎。

如果可以,他當然希望他能對位領先,但很多時候,如何在高壓之下嘗試做事才是他所熟悉的。

事實上,他的第一反應也不是控小龍,而是SKT下路先退,他抓不了才在入野補發育和控小龍為中後期團戰加成的考慮裡選擇了後者。

先後順序很重要。

RNG的小龍控制率只是中等水平,WE、EDG才更講究控小龍。

轉換多核思路以來,小龍的優先順序在秦明這裡是下放的。除非是土龍。

SKT就像一臺嚴密的機器,上半部打架,下半部就不會動手,這一準則已經是條件反射一般的存在。

這不算特別難的事,卻是比較微觀的關於紀律性的小事。

只是這樣的小事,有些隊伍都做不好。

香鍋打完水龍,回家補了真眼和長劍散件再出來,小花生已經吃掉上河道的第二隻河蟹,順帶逼了一下中,才去到藍區刷蛤蟆。

7分半,奧拉夫領先15刀,這是一個比較刺眼的資料,哪怕是受罪的老鼠,都沒被壓這麼多。

LCK的觀眾為之歡呼著,小花生多吃一組野,盲僧多在河道逛一下街只能排眼無事可做,都能讓他們歡笑不已。

如三伏天吃雪糕般,心底透著舒爽。

畢竟上一次輸給RNG,被打擊的有點悶,如今沒了盧錫安,回到對抗的正軌,他們需要加倍發洩這樣的情緒。

聯盟比賽還是挺有代入感的,一張大夥都熟悉的峽谷地圖,直播、上帝視角,我上我也行……咳咳,最後一點劃掉。

盲僧已經六了。

李哥不再越線打消耗。

SKT在等對面發起攻勢,儘量的給比較困難的身位。不求一定能防止陣亡,但要求哪怕被抓,進攻的一方都不是那麼舒服。

SKT很擅長這個。

一定要規避陣亡是SSG喜歡做的,SKT是儘量規避陣亡、讓對方付出更多的籌碼,然後在下一輪碰撞獲取更多的優勢。

要抓的話肯定能抓,但除了上路,中下都是靠近塔前,且前壓的時候看不到奧拉夫的位置又讓人擔心是不是在蹲,別看小花生過去以犀利的野區進攻成名,但反蹲意識也是他的強項。

大部分情況下,他確實比小黑上限高,不然首發就是小黑了。

香鍋繼續在思考,在跟隊友們溝通。

他不能陷入到一個惡性迴圈:付出的籌碼太多——下一波攻勢到來之前很難有還手的餘地——不能給隊伍帶去更多的幫助——局勢依舊沒有好轉的跡象。

如此往復,就是SKT的勝利之道,只要把上述的東西當做是SKT想達到的目標就行。

繼續觀察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