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自己最後的戰績——172。

兮夜起身離開,腦子裡卻萌生出了這麼一個念頭——或許我該好好練練這英雄。

之前加里奧剛重做歸來的時候,他上了上手,單以排位強度來看,對線就那樣,單體強度和靈活性並不高;

等到SS與RNG那個BO5之後,兮夜再去看,發覺對某些體系,比如輻射下路好像很不錯,支援的及時性比巖雀還強,就是持續傷害不行,打團就一波控,被規避就有點抓瞎,也不算很無解;

直到這次親身體會過小虎的加里奧,或者說RNG的加里奧體系,兮夜才發現還有這麼多可能性。

最關鍵的是什麼,TM的狗小虎衝到人堆裡,都能不死,那翅膀遮蔽的動畫很嘲諷啊有沒有。

TM的一波團打完,這傢伙狀態還不錯,偏偏他又是老往裡面突的那個角色,搞得大舅子這把只能輸出它或者酒桶,其他人他也打不到,根本沒啥遊戲體驗可言。傷害是打了不少,就是不見贏團。

兮夜這一年成長了很多,是少數的可以當狗可以C的中單,兩種不同側重的切換並不影響他的對局發揮,甚至賭氣一點,小虎能做到的,他憑什麼做不到,去找空當接應隊員、支援打架,透過當保護傘護住場上形勢的玩法他又不是不會。

哪怕這更考驗大局觀。

走到甬道里,他還在想這件事,他忽然有種感覺,自己這個決賽拿不出加里奧,對隊伍會是一種負擔。

加里奧當然不能像是尖刀一樣線上通關,但它對地圖的照顧太大了,只是兮夜先前覺得自己的拿手英雄都沒有練到爐火純青、不犯失誤的地步,再加入新的選擇,他精力和時間都有限。

如果說兮夜只是隱約有點挫敗感的話,臺下的紅米就看得更清楚了。

這局為什麼中後期沒有一點反抗能力,就是加里奧的活動範圍屢屢在一個很精妙的圓圈裡,只要加里奧去邊路收線,RNG就很默契的不去找架打,不去做較為危險的入侵和嘗試。

只要加里奧不在邊路,圓圈覆蓋到中場,香鍋跟Uzi就像兩把尖刀不斷的去找麻煩,去當人肉視野去摸探位置,而加里奧會始終維持在一個可以照料隊友的範圍,隱藏自己。

單從地圖來看,加里奧好似存在感不強,因為它吃線少,有很多的線都讓給老鼠吃了,不怎麼暴露在視野裡,可從對局實質來看,輪到RNG發起進攻的時候,加里奧就是橫在他隊員頭上的一座大山,你可以無視它,但它總能鎮壓下來。

這樣的容錯率對比,己方稍微給點破綻就會被放大,對面給到破綻卻有可能是陷阱,這怎麼比?

人不是機器,每個隊都有失誤,而一方失誤不可控,一方失誤相對可控,中間的代差反饋到賽場上就會更明顯。

紅米自認為自己調教的這支WE是防守都做得很不錯的隊伍,哪怕是劣勢局,他們對大龍的保障都很有一套,這才是Condi屢屢搶龍的關鍵,如果視野都沒有,那搶龍成功率肯定大為降低。

按理來說,野區博弈,或者說對資源點的博弈,WE絕對不陌生。

這把的WE也打出過很精彩的抓機會能力,再看到加里奧第一時間保塔後,立馬判斷可以包下,順勢控了小龍,只是越打到後面,RNG的籌碼就越多,保險就越大,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當RNG找機會時,後面隨時蹲著個加里奧,而且打完一波立馬掃蕩蠶食經濟,退防速度也很快,WE想再找機會打回來都不行……

不是他的隊員打得有問題,就是風險不一樣,哪怕兮夜死的比較多,那也不是他的失誤,而是RNG確實有太多抓機會的可能。

職業賽場就是這樣,容錯率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對抗與反對抗的層級都不在一個常量上,那被碾壓也沒什麼好過多分析的。

“你們怎麼看?”

領隊已經紅米和翻譯溝透過一段時間了,這會問隊員,是想聽聽他們的感受。

“我對線能打,轉線期它(加里奧)做事收益不行,那就可以玩。”

兮夜悶悶的表示。

意思很明確,對線不怕,打團的話能騙技能或者說每次對面都要付出很多的技能才能殺,那就有得玩。

“老鼠對線很弱,放給他們沒事。”

大舅子這把下路差不多算是一打二,也只是被壓了點刀,完全不覺得老鼠這英雄讓他忌憚。

那問題來了,加里奧和老鼠對線都不行,可一組合怎麼就直接起飛,相當難解?

這就是聯盟的特殊魅力。

有時候,英雄的搭配並不單純考慮強度,互補性也很重要。

聽了一圈,除了Ben覺得老牛不合適,其他都覺得還能玩。

至於Ben的牛嘛,額,紅米其實挺希望他能爆種,但事實證明,玩多了跟著AD走的保護英雄,像老牛這種更能主動做事的英雄並不適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