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風教聊了聊下把BP的博弈點:“下把RNG還是藍方,他們肯定繼續ban下路,除了卡莉斯塔我們就不ban下路了,針對性的封鎖方便輻射下路的節奏英雄。

總之,對面喜歡透過打野看住位置,靠下路建立優勢,一點一點的磨,打得比常規賽更冷靜,那我們就要多出擊,打亂他們的節奏,讓他們穩不起來。”

卡薩丁體系被防住,他們只能拿新東西。

季後賽為什麼被認為是另一種遊戲?

因為BO5很多時候,考慮的就是各隊底蘊。

各戰隊第一把基本都是傾向於拿近期最好贏的陣容去安排戰術。

卡薩丁適合蛇隊,沒什麼不能試試。

這支SS在中野輔三環少了輔助的支援後,加上版本的過渡要求上路需要單帶——

越是遊戲時間後延的版本,上路越喜歡單帶牽制,畢竟牽扯是最穩健、容易拿最少的籌碼打得對面頭疼的戰術。

也換句話說,上路要求一定的單帶,起碼邊路不能爛,那上單參團率降低的環境裡,中路不想承擔更多的責任也得承擔。

且SS下路大核很難信任,不管是手傷還是多達2個賽季沒怎麼玩過大嘴,都讓下路的輸出閾值是隨時間減少,這使得中路不僅要帶節奏還得有傷害,保障一下後期。

春季賽這麼一路看下來,SS自己都知道中路拿克烈、卡牌、泰坦就是不好贏。嘗試過的吸血鬼又是支援差,太吃團隊。

看來看去,只有卡薩丁合適,Doinb也靠著這多出來的一手選擇,打出過豪華戰績帶領隊伍勝利,這也加深了他們的理解,覺得這個方向還行,直到RNG不打架了,SS就抓瞎了。

以前LPL不是沒人玩卡薩丁,追溯的近點,Dade也是喜歡這種英雄。

但在Dade的理解裡,他玩卡薩丁是不出事就行,中後期在考慮為團隊服務;

而Doinb的卡薩丁,對這英雄的理解是需要一定的對抗,最好對面主動發難,我去接,人頭交換餵養中路,團隊稍微虧點人頭經濟都沒關係,只要中路能肥,那到了轉線期,Doinb就會利用多出的經濟,握住對位的線權去到處找機會。

換句話說,在Dade的思路里,他玩這個11級才開始有用,Doinb卻是6級就可以打架,哪怕戰鬥力低,打不過,但只要對面進攻,多少有換人頭的可能,抓住這種可能,全隊服務一下,拿到優勢再反哺,或者乾脆一人超神,隨便踩臉,威脅後排,都不失為一種贏比賽的方式。

只是這套體系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卡薩丁前中期沒裝備的時候,聲音小就是聲音小,主動R上去,5秒一個R,回不回得來都不好說,更別提卡薩丁也沒啥爆發,這種需要大量經濟灌溉才有非比尋常滾雪球能力的英雄只是一個蛇隊失去方向下的怪胎打法。

秦明做了什麼?他什麼都沒做,只是讓小虎別積極換血,讓隊伍不在河道開戰,中野方面的血腥程度緩下來,SS就沒轍。

正常的打,等卡薩丁最少有個三件套,容錯夠、藍量夠,就算吃野區經濟都得27、8分鐘,而SS能不能撐住這麼久的局勢都不好說。

風教不敢繼續選的原因就在這,哪怕他知道Doinb對這新練出來的英雄比較喜歡。

只是RNG這樣的擠壓運營模式,團戰還總有個人盯著卡薩丁貼身防守,完全打不出該有的效果,SS中期本該發力,但因為前期被打得有些亂套,凱南裝備還差,哪怕團開得不錯,都秒不掉人,無法給卡薩丁一個收割環境,甚至很多時候都有點被迫做事的意思。

“來,大家一起打打氣。”

隊員們伸出手掌互相覆蓋,“加油!”

“必勝!”

風教用力的揮下手臂,轉向這群隊員,“機會是怎麼來的?不是等來的,不是對面給,是我們自己創造。有沒有信心?”

“有。”

“我們就打我們的東西,有沒有問題?”

“沒問題!”

Doinb好似又恢復了自信。

水晶跟著回答,心裡卻提不起那樣的勁。

他只是感覺下路不是ban一個卡莉斯塔就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