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
秦明帶著點起床氣。
除了開始回來的那幾天,除夕過後,他再沒睡過一個懶覺。
“洗臉吃早餐,早點過去。”
媽也在提醒他這件事。
全都忙活完,早上9點不到,準備去往菡菡外婆家。
隨著車子進了村口,本就沒多少住戶的村落,這麼些動靜都注意得到。
“這是翁家三女婿?”有人老遠望著。
“可不是。”
“翁家閨女,回來了。”
一些人站在家門口打招呼,秦明也都減緩車速,一一回應。
岳父家12年起了棟三層小樓房,還帶著一個很大的水泥院子,用來編竹篾、曬東西。
翁如曼家裡是5兄妹,她上面兩個哥哥,2個姐姐,她雖然年紀最小,但家裡的活兒也沒少幹,餵豬、撈豬草、洗衣、做飯,樣樣都會。
農村人生活壓力大,哪有嬌蠻的可能。
秦明是挺佩服岳父的,那個年代,又是務農又是養豬又是搞點手工業,愣是送了5個子女都讀了書,其中翁如曼二哥還是上的師範,現在,在L市的二中教數學(公立高中)。
大院格外寬敞,找個空地把車停好,先是看到旁邊堆放著一些成品的竹搭子、雞籠、簸箕、竹骨掃帚——
都是竹製品,用柴刀削成條,手工編織而成。
靠山吃山,幾座大山包圍的小村落,竹子長的特別好,再加上秦明家鄉除了種水稻,這片黃土地還是“黃花菜原產地”之一,0幾年政/府就搞了個黃花菜基地,所以他們那的不少農民都種這種經濟作物創收。
每年夏天,把這東西摘下,如果不想收購價太低,一些人就會用竹搭子曬,初加工後再賣給收購隊,效益更好,這就產生了對於便宜實用的竹搭子的市場。
翁如曼家的竹製品,歷年來的大頭產出都是編織竹搭子。
哪怕不年輕了,這一手藝也沒落下,雖說幾個子女長大做工,每個月都有寄生活費,老一輩卻閒不住。
他們總用“這是個什麼日子哦。”(比我年輕那會輕鬆多了)來搪塞子女勸他不要太勞累的說辭——
已經很享清福了,還覺得不好,老天爺會罵。
聽到動靜,一個10來歲的小孩走了出來,當看到翁如曼,立馬露出喜色,“姨姨回來了。”
說著,就往這邊跑。
“要娃子,來,幫著拿東西。”
翁如曼很自然的指使起大姐的兒子。
又一會,聽到喊聲,50多歲的岳父趕緊拿出鞭炮。
伴著鞭炮炸開的硝煙味,一行人提著東西往屋裡走。
倒水、放糖。秦明把從後備箱拿的兩條煙遞給岳父,讓他樂得高興。
岳父很喜歡他,這是秦明無數不多用來誇耀的事,每每說起這事,翁如曼就翻白眼,但這也改不了當初岳父見面後說他好話的事實。
“姐。”
“呦,正打牌呢。”
進了裡屋,牌桌子正開著,先到的大姐、大姐夫一家正陪著岳母打字牌。
三層樓房,上下九間正房,東南的小菜地還養著雞。
熱熱鬧鬧的玩了一下午,耍了耍錢。
過年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