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看我。”

“下路能壓一波,來來來。”

“我們四個拿龍,你去吃中路線。”

“……”

&ne、香鍋的五人對陣駭客、Zoom跟二隊中下輔組成的模擬對抗。

而在版本變更方面,拳頭估計還在憋著口氣,只是調整了一些英雄,砍了克烈的勇氣值疊速(二次起身稍難了一點)和w的冷卻上調,另就是針對穿甲裝的調整,限制了幕刃穿甲燼的強度。

但整個的對局生態,跟世界賽還是差不多,一血塔和前中期滾雪球的優勢在那擺著,英雄和裝備都有其替代的東西。

RNG的隊員正咬著牙憋著氣。

或許是秦明的一番發難,看似針對香鍋遲到訓話,實則是準備緊抓訓練管理,這些人在感官上不管心裡服不服氣,表面上的散漫之風還是有所收束。

一開始的日常訓練沒什麼好講的,主要以恢復團隊默契為主,戰術方面都是老一套,就是格局上的下路大核,精髓就是下路發育要超前,怎麼餵養怎麼來,其餘四人則多在承傷、開團、視野方面,給小狗創造發育和輸出上的環境。

這一套沒啥好說的,Fly在的時候都玩了大半年,稍稍磨合一下,各人就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秦明能強調的就是防守、進攻眼位和轉線上的一些細節,方便他們做的更好。

RNG這支隊伍在視野方面,已經相當注重了,有Mata、Fly的調教,眼位方面的一些節點布控隊員們都有那個對局思維。

只是有一點,因下路大核的存在,他們多注重提前防守,通常喜歡讓上路先行靠攏,前排拉出陣型。

這個習慣不能說不正確,只是秦明更希望落位的時候,多能看看對面的想法,不至於抓著前排問題,有時候需要上路提前TP正面,犧牲上單選擇的靈活性,還有就是Ming的加入,讓秦明的繞背、反包夾視野的佈防特點沒有浪費。

&n拿出招牌的船長都是全輸,畢竟二隊的強度還是低了點,這個低是多方面的,磨合啦、經驗啦、乃至對線實力。

倒是駭客經過爭霸賽的練級,前期的gank嗅覺完全鍛鍊了出來,臨時組建的二隊唯一能稱道的地方就是一血率比一隊還高。

看訓練賽就知道,駭客這人尤其擅長二三級或者說沒點出大招之前的gank設計。

可除此之外,其他方面還稍顯稚嫩。

一到轉線,或者說轉線期指揮,在少了大半的對線壓力後,駭客一下就迷茫了不少,經常做出稀奇古怪的嘗試舉動,比如遇事不決開大龍,也不管對面的位置在哪,有沒有空檔可抓,比如貿然入侵野區,也不管野區視野如何。

這時候,就顯示著G指導和U格斯的好處了,他倆都是打慣了比賽,一對一的對局覆盤能慢慢讓駭客、zoom的戰局思維開闊一些。

就在RNG開始為春季賽做準備的時候,有些俱樂部還在忙著物色選手,與LPL喜歡憋氣不同,LCK的冬轉幾乎是合約確定就喜歡發出來。

LCK的動作很大——

已經成熟的Rox在打完K杯後突然解體,全員離隊,因俱樂部承擔不起打出成績的高薪,Peanut前往SKT,Smeb拒絕SKT,加盟KT,下路雙人組進入LZ,中路Kuro被Afreeca收下;

大地震的不止S6風光強勢的Rox,夏季賽季後賽掀翻SKT、隨後吃了二連敗沒有去到世界賽的KT同樣如此,管理層以打野老隊長Scoer為基石,來了個一踹四,簽下Smeb和從LPL回韓的PawN、Deft、Mata三人,繼續積累實力衝擊世界賽。

EDG怎麼也沒想到,他們苦勸Deft其實是錯誤的,這傢伙喜歡打兄弟聯盟,勸他不如用心留PawN。

KT俱樂部花了這麼多錢,各位置的選手資料都非常好看,韓網觀眾也都覺得在紙面實力這一塊,有銀河戰艦的資質;

遺憾奪亞的SKT同樣不落於人,老將Bengi為了養老合同的年薪問題選擇與各傢俱樂部接觸,Blank本以為他的離開是自己的春天,也就在扣馬的勸導下續約了,結果沒過幾天,小花生宣告加入,他還是得競爭首發打野;

另就是世界賽期間偶爾不符合SKT對於上單體系表現的Duke,讓SKT的教練組盯上了S5總決賽一手瑞文砍翻IG,哪怕16年離開FNC,同樣是歐洲上單裡不可忽視、酷愛操作的Huni。

轉會期風起雲湧,RNG“小打小鬧”之後則開始嘗試儲備、豐富戰術選擇。

小編討論的焦點都是誰誰誰加入xx,反而顯得RNG非常平靜,雖說大名單未出,給了粉絲無限遐想。

當然,新的戰術磨合註定是一個需要適應、打破既定思維的這麼一個過程,個人狀態、大局決策和執行配合上的改變,相對來說顯得有些痛苦。

而為了提升強度,練兵的物件也從自家組隊換成了新賽季的對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