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的每支戰隊都會有一定的戰術靈活性,但是與此同時每一支隊伍或者說能在聯賽站穩腳跟、衝擊世界賽名額的季後賽隊伍基本只有一套最主流的體系思維。

四保一指的不是陣容,是體系,哪怕給上路選鱷魚、中路選瑞茲,一到團戰全看ad——

第一時間受威脅,怎麼保和怎麼賣,收割殘局又是哪個位置頂上去創造收割環境,如此一比照就知道隊伍的重心在哪。

第一局就是rng的一次掙扎,他們選了自己不是玩得最多最熟悉卻比較貼合世界賽版本的陣容,如果這樣的變化能夠給蛇隊帶去很大的威脅,最後因為操作或者團戰輸了也就算了,起碼證明路子是對的,但沒有。

無法勝利的體系會被修改,無法勝利的陣容會被拋棄。

再真實一點,有成績就有權威指手畫腳,沒成績什麼都不是,哪怕前段時間還能帶隊出成績。

教練不同於選手,選手偶爾遇到隊伍低谷期了,只要技術還在,高薪與待遇照樣不愁,因為那可能是體系與團隊的問題,不是個人。

教練能怎樣?說自己帶不好這支班底嗎。

呵。

fly心下的失落感並不比隊員少,這場鬥法他找不到方向回應了,他強壓著失落,捧著小本本完成工作:“紅方我們要ban克烈、瑞茲、燼、豹女,泰坦開團也過於強了……

蘭博可能要放出來,燼其實也考慮可以放,我們拿寒冰打怎麼樣?

或者還是ez,但輔助可以搶婕拉,婕拉線上上還是比卡爾瑪強的,如果我們打下路壓制,香鍋你要多來下半區,中路也必須有一定推線權,拿一塔解放下半區。”

話說到最後,越說越無力,“就這樣吧,看情況應變。”

fly背部放鬆,抬頭看著天花板……已經沒有什麼想法了。

……

“打得很好,但先別鬆懈。”

手握三個賽點的蛇隊休息室氣氛也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高。

“我們的對手不是什麼弱旅,給rng機會我們也會打得很被動,我希望在比賽結束之後,才是我們大家一起慶祝勝利的時候。”

“等再贏一局再說!”

……

紅色方能怎麼bp?

fly扭頭看看沒什麼交流的隊員們,想著還是得把ss的進攻重心轉移到下路這邊,如果是下路,起碼對面難找機會一點——

上路本就被犧牲,再軍訓沒法玩。

他站在場邊,給出指示,“不ban打野了,ban不完,按掉克烈、瑞茲、泰坦。”

對面不按打野,秦明沒跟第二把一樣自ban一個,他可是藍色方。

辛德拉、女警、蛇女封鎖,ss一搶豹女。

&n本就豹女精通,又吃了版本紅利,就是自信,能針對就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