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大鵝和華飛的這兩部預告片再次掀起了一波觀影潮後。

國慶檔期的影片票房再次爆發了一波。

再次回拉單日票房的的平均水平,沒有讓影片隨著上映天數越來越多,而導致單日票房下降太快,一直保持在一個平穩的水平。

而國慶檔過後,沒有一部影片選擇延期下映,所有影片統統在自方可接受的一個票房數字上面,選擇了收手。

這讓圈內大小勢力,還有院線這群人大吃一驚。

甚至他們還派人去各大製片商談了一波,但是被統統回絕了。

給出的理由也全一樣,成本太高,費時廢物。

然兒實際理由,不過就是因為延期影片下映,除了增加院線的收益,自己電影票房資料外,沒有任何好處。

以前,他們可以看在院線是老大的份上,給個面子自己去求延期秘鑰。

現在...

未來不定咋回事呢!

等到所有事都門清之後,親近不親近的再說吧。

院線的人對此也沒法說什麼了,但他們總感覺哪裡不對。

但不對,他們也不能去強制要求製片延期下映影片,所以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藥神最終票房來到了三十五億。

第二的華國機長,票房也是有二十多億。

再往後,都是差不多的水平了。

這份成績,也讓製片聯盟這邊一陣無言。

潘多拉,就是潘多拉,怎麼著他也是潘多拉。

沒法子了。

一個成本不高,打著潘多lo,三個青年導演共同拍攝的一部影片,再次重新整理回報率這種東西。

他們怎麼看?

就特麼嘴角流著哈喇子看吧!

怎麼說,也是自己人。

就這樣,隨著國慶檔的過去,眼饞許久的華飛和大鵝開始加大他們手中兩部大片的宣傳攻勢。

大鵝的各種渠道。

華飛的各種花錢。

潘多拉短影片和熊貓影片的各種鼎力相助。

這兩部片子,可謂是殺盡娛樂圈所有輿論。

一時風投正盛,都有點潘多拉出大片時候的那種意思了。

這讓很多華飛和大鵝的那些,參加不了這種大專案的藝人們,都是圍在公司內外,預定下一部電影專案的角色。

甚至有些超貴的藝人,願意自降片酬去談這種事。

但這種情況下,大鵝和華飛的人都是想到了潘多拉。

要說風頭,要說製作水平,要說電影的影響力,潘多拉肯定是第一的。

那如今這種各大藝人圍堵公司的情況,他們潘多拉以前是什麼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