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這位華宣辦公廳的人離去,李梓銘還是飄乎乎的。

他一時間很難消化這個訊息。

儘管這位給出了...

‘你是國內導演中,在國際上名氣最大的。’

‘在我們國家青年群眾中,呼聲最高最高,最受關注的也是你。’

‘想法和技術,也同樣超出這些人很高一節,甚至不應該把你們放在一個維度上面。’

這些這樣的理由。

但李梓銘還是沒想明白,為啥這政治差事就撈到自己手裡了。

好事?壞事?

這好壞都要看對比的啊。

像十年前的零八年的奧運,那是已經可以用‘最’來形容的一屆奧運開幕會了。

國際揚名。

就是從哪往後歷屆奧運的開幕,這場零八屆都會被內外網的網友們,翻出了最對比。

在這種情況下。

時隔十四年之後再回華國的冬奧,如果說只是搞的差或者差不多,那最後都會成為一個壞名聲。

這是沒辦法的。

華國的民眾只能接受超越。

所以,如果說二二冬奧的開幕,想要論成功與否,那是一定要超越零八奧運這個標杆的。

想到這...

莫大的壓力,瞬間湧上頭。

李梓銘此刻甚至想到,就這活,現在如果再拋給老謀子,他還樂意接麼?

答案就是,聰明的老人是肯定不會接的,畢竟要保住晚節。

已經功成名就了,何必再趟這趟渾水呢。

可再想一想,如果說這個活真的能丟擲去,李梓銘真的要拋麼?

答案也是肯定的。

儘管這件事,對他都會產生壓力,但他不會丟擲去。

因為除了壓力和風險外,這件事還會帶給他無與倫比的好處。

三年!

就因為這。

上邊最少最少,要為無條件保自己三年!

如果說三年後,這件事辦的完美,那李梓銘的履歷上面,將會刻上一條燙金文字書寫的政治成績。

跟這些比起來,真就像...

那人說的一樣,什麼院線改革,都是小事。

民營企業間的經濟糾紛,就算鬧開鬧大以後,上邊不過就是出來說幾句話而已。

...

想通了這件事情,李梓銘又是輕鬆了不少。

甚至還笑了出來。

不就是冬奧開幕嘛!辦他!

能有多難?

展示文化?展示底蘊?展示民族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