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的開拍。

流程一般都是,請演員定項。

搞話題,炒熱度。

然後開機拜神,釋出會,提高知名度。

拍攝過程中,找演員一直維持熱度,各種搞事情。

路透加宣傳,一直到上映。

雖然是一般流程,而且這其中有些內容是從臺省那邊傳過來了。

但是國內絕大部分劇組和導演都在堅持執行這些內容。

就算是不願意,投資方也不會准許,他們漏掉其中某些封建迷信。

公司也不准許他們漏掉任何可以搞話題的機會。

這關係到最後的票房。

可是,目前國內出現了特例。

潘多拉影視。

這個公司拍電影,什麼都不搞,就民盡皆知。

演員先從公司內部找,先找到合適的,再找可以塞進來露臉的,最後一些可有可無的角色,隨便放出點訊息。

誰想來演?

誰想?

誰都想。

上到一線,下到群演,自己找法,尋找到劇組的地址,屁顛屁顛往上湊。

還有一些資方和帶資演員,跑到劇組詢問‘缺不缺錢’。

俞旗對此就一句話。

“我們公司有錢。”

還有一些來打醬油的角,必須光桿一個在劇組,不管你多大牌。

你牌再大,只要沒有我大,你就給我在劇組苟著。

演戲和行為有問題,我俞旗罵你你聽著,說你你受著。

如果不開心,這點鏡頭看不上,愛哪哪去。

簽了合同,你不想演了,我連違約金都不要。

這就是國內目前唯二最牛導演之一。

俞旗。

這是網友和一些有過了解的演員給出的標籤。

可這標籤,在某一天,某一個人來到劇組之後,就不一樣了。

“俞旗,我想吃鴨血粉絲湯...沒事,鏡頭我來。”

“俞旗,給我搞個空調唄!”

“俞旗你傻了,這拍的什麼玩應,這比例和鏡頭的框架,能這麼拍麼?”

還有《雷神》劇組財神爺,無數女演員都想爬上他床的童瑞。

“童瑞,開車送我回酒店。”

“童瑞,搞點東西給大家喝,太熱了。”

“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