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機都快按炸了!一張都沒搶到,京都沒搶到,我都去搶津門的了,我醉了呀!”

“尼瑪!尼瑪京都的你搶不到,你來跟我們津門的增加壓力?”

“話說,有沒有搶到票的?”

“沒...”

“沒...”

“我...”

“沒...嗯?”

“瑪德這有個搶到票的狗賊!”

“狗賊!!!”

...

搶票搶上了熱搜。

第一次,真是奇了。

大假期,大早上起來,所有人看到的就是這一幕,復聯搶票潮入侵整個網路。

首日網路售票,一點六億。

網友見到,可惜這一點六億中沒有自己的一分錢。

藝人演員暗恨這電影中沒有自己的身影。

而高層,製片、老闆、院線這邊,他們卻是被這個票房給震驚的瞠目結舌。

立馬去查了一番,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無片可映的檔期,潘多拉院線堅守排片制度,imax全天四場《復聯》,普通場和3d場單日一共放映六場。

螢幕數量,三千加一千,七十萬個座位。

差不多可以算作百分之四十的排片率。

就在這個除了《復聯》沒有其他影片的檔期中,如傻子般的做法,賣出了絕對出百分之百的上座率。

這操作,看的《復聯》參股方一陣肉疼,看的院線這邊半張臉不停的抽搐。

大鵝和華飛,甚至連博彩的付先生都是明裡暗裡遞話過來。

“咱也不用這麼守規矩立標幹吧!”

院線這邊為重映老片開會,還談到了這一幕,他們表示。

“李梓銘,你裝尼瑪!”

這情況,從娛樂圈的頂層中傳到中層人員耳朵裡,又透過這些中層人的嘴巴里傳到藝人耳朵裡,最後訊息透過媒體,被大眾所熟知。

“潘多拉再放幾場吧!就你一家影院方啊!”

“可別這麼正啊!咱來點行業大鱷的嘴臉行不行?”

“我特麼,手機都快砸了就是搶不到票啊!”

“樓上的那個,我跟你講,他這種方式放票,就是在訴說他行業大鱷的地位。”

“什麼意思?”

“不懂!”

有些影迷和網民都瞭解到的情況,娛樂圈中人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呢?

第二天放票日子還沒到,他們就已經開始研究起了潘多拉透過第三方放出的票據。

一點六億,這個數字根本是不可能。

一共七十萬的座位,全賣出去才是這個數字。

難道首映第一天,潘多拉就用這種網路售賣的方式,把票全賣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