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馬龍猛成了這個樣子,要是不給他來一些對手,NBA已經進入大結局了,這還玩個屁。

可惜選中了鄧肯的綠軍也沒有讓大衛斯特恩如願。

97~98賽季,開拓者隊巴克利退役。

薩博尼斯老化,常規賽戰績沒有那麼出色,‘僅’有65勝。

但到了季後賽,馬龍又開始不當人了。

馬龍跟開了狂暴似的,場均出場48分鐘,砍下40.1分19.6籃板6.3助攻5蓋帽,在蒂姆哈達威和克里弗德的協助下,強行拖著開拓者隊橫衝直撞到了總決賽。

總決賽,開拓者隊VS凱爾特人。

開始三節馬龍和鄧肯五五開。

但到第四節,靠著深厚的體力跟兩管血,馬龍就能打出大優勢。

靠著後期的無解關鍵球能力,讓綠軍和紅衣主教折戟成沙,完成了王朝成就!

隨著王朝建立,馬龍的3年童工合同也到期。

雖然能夠再拿更多的冠軍,但這賽季,馬龍也看見了太陽隊的弊端。

隊友們求勝心開始消失,陣容老化嚴重,沒有補強空間......

保羅是個很不錯的老闆。

但這些問題,不是有錢就能解決的。

恰好這時候NBA也陷入停擺問題,馬龍沒有再簽約選擇了觀望。

因為馬龍的影響,尤因沒有成為帶頭人,也沒有那一句猩言猩語:‘是的,我們賺的很多,但是我們花的更多。’

所以談判總體還算順利。

唯一的矛盾點,就是在限制馬龍上面。

NBA不介意討好國際市場。

但讓一個國際球員騎在頭上好幾年,他們就受不了了。

還好球迷都喜歡馬龍。

大衛斯特恩同意了進一步限制中鋒,但沒有同意太過分的要求。

也就是停擺結束的時候,馬龍沒有和開拓者隊續約。

王朝建立達到鼎盛的同時,也是分崩離析的時候。

聽到這一訊息,nba許多人都鬆了一大口氣,然後就是瘋狂。

對馬龍的瘋狂追逐!

雖然媒體都在說,王朝是開拓者隊團隊的功勞。

但作為圈內人士,誰不知道最大的功臣是馬龍。

可以說有馬龍,就等於常規賽保底60勝,季後賽保底西決!

他們心裡門清。

現在有機會了,當然要追逐。

但出乎意料的是,馬龍拒絕了那些強隊的橄欖枝,沒有跟任何一支球隊簽約。

總冠軍拿的太多,有點累了,要休息幾年。

這話讓許多人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