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打其他球隊都能打。

但面對開拓者隊......

保羅·韋斯特法爾看見開拓者隊場上的兩個220+的雙塔,有點想罵人。

薩博尼斯打誰不復出,偏偏打太陽隊的復出。

搞的他賽前做的針對都沒有效果了。

保羅·韋斯特法爾感覺這一把應該是無了......

跟保羅·韋斯特法爾預料的一樣,場上節奏一直被開拓者隊穩穩控制住。

薩博尼斯一回來,多了這麼個策應中鋒,馬龍好打多了。

雙塔發力就是雙發動機!

要是說原來的是‘上坡不跟漢蘭達,下坡不超凱美瑞’。

那現在雙塔動力直接秒天秒地秒空氣!

開拓者隊首節就拉開了分差,但卻沒有真正把比賽打進垃圾時間。

這一場羅德被凱文.約翰遜和邁克爾·芬利聯手限制的很慘。

首節7投2中,命中率慘的不得了。

好在羅德也沒有真的不撞南牆不回頭。

被太陽一榔頭砸的頭暈目眩之後,羅德找到了逼數,不再個人進攻,保著雙塔去打。

羅德老老實實組織,加上還有薩博尼斯輸送炮彈,馬龍打的舒服的不行,開拓者隊進攻也越打越順。

第四節開始沒多久,馬龍發力打出了一波進攻潮,徹底將分差拉開到了20分。

保羅·韋斯特法爾無奈把主力都換下,宣佈了太陽隊的投降。

比賽進入了垃圾時間,最終開拓者隊以118比100戰勝了太陽,拿下了三連勝!

馬龍又一次拿下了最高分。

打了33分鐘,砍下了30分10籃板3蓋帽2助攻。

有薩博尼斯在籃下護框打配合,馬龍就不用再一直呆在油漆區,可以發揮自己的橫移優勢,出去掃蕩。

也能和薩博尼斯一起玩低位小陷阱。

馬龍蓋帽不要多輕鬆,還送了巴克利一個紅火的大火鍋。

就是籃板球資料不如前幾場,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不過雖然輕鬆獲勝,馬龍心情卻不算太輕鬆。

這一場太陽隊表面上是在針對羅德,實際上卻是在針對他。

“汲取了前幾場比賽的教訓嗎。”

馬龍咂了咂嘴。

你高調了,名氣大了,別人就會研究你。

如同喬丹、奧尼爾一般。

NBA的教練組們會把喬丹、奧尼爾們當做遊戲BOSS。

他們會竭盡全力,絞盡腦汁的去想怎麼攻略BOSS。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汲取前人經驗。

以‘喬丹法則’來說。

喬丹法則誕生的過程,如同是一場全美範圍內的BOSS戰。

喬丹法則並不僅僅是查克.戴利及其帶領的活塞教練組制定的,而是他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鑑、整理、總結前人的經驗,並且根據實戰帶來的不斷變化而應運而生的一套針對性防守戰略。

1985年公牛季後賽首輪對手,老尼爾森及雄鹿教練組,帶給戴利及活塞教練組的經驗是疑似聯防的體系防守+車輪防守。

1986年、1987年公牛季後賽首輪對手,KC瓊斯及凱爾特人教練組帶給戴利及活塞教練組的經驗,是突出的單兵防守人對體系防守帶來的利好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