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方式有利有弊,利的方面在於可以控制成本。

弊端在於留不住人才,像之前的李曉龍,和許家兄弟,本來都是先找邵氏合作的,但都被拒絕,才轉投嘉禾。

就是因為兩代巨星的前後加入,才讓嘉禾以弱勝強,壓的本來稱霸香江影壇的邵氏喘不過氣來。

但就算如此,邵氏也沒改過自家的經營理念。

一來船大難調頭,邵氏幾百上千演職人員,貿然改革,可能引發更多的問題。

二來在邵氏掌門人的思想裡,電影就是一門生意。

公司是老闆的,你們導演也好,明星也罷,都是打工仔而已,沒資格與老闆談條件。

因此,《開心鬼》想在邵氏上映,除非江佑把電影賣給邵氏公司。

第二個排除的是雙南院線,雙南院線有大陸背景,香江的商業電影一般都不會拿到雙南院線上映。

因為只要在雙南院線放映過的影片,就無法進入灣灣市場。

其製片公司還會被灣灣打入黑名單。

現在的灣灣,可是港片賣埠的大市場,是絕對不能捨棄的。

那就只剩下新成立的金公主院線,和嘉禾院線可以選擇了。

金公主是大老闆雷覺昆雷老闆,新組建的一家,用來跟嘉禾、邵氏抗衡的大型院線。

金公主剛成立不久,求片若渴,如果江佑能帶質量不錯的《開心鬼》到金公主院線上映的話,肯定會受到歡迎。

但江佑是不會選擇金公主的。

雷老闆一開始成立金公主院線,就表現的野心勃勃,擺出劍指邵氏、嘉禾的架勢。

年初的時候,甚至使出了一記釜底抽薪的策略,那就是取消戲院包底制度。

何謂戲院包底制度?

即製片公司想要拿電影到某家電影院放映,必須按電影院的規模來決定支付包租費。

影院不管你的電影每日收入多少票房,你製片方都要按期支付包租費。

比如江佑拿《開心鬼》去嘉禾院線上映的話,不管他的票房能賣出多少。

就算撲街撲得褲子都沒了,也必須要按時繳納戲院的包底費給嘉禾。

這種包底制度,極大地打擊了製片方的積極性。

金公主取消電影包底制此舉,在電影圈引起軒然大波。

雖然吸引了許多小電影公司拿影片到金公主上映,但也引起了邵氏、嘉禾兩大公司的震怒,暗下封殺令。

金公主在香江本埠市場還能與邵氏和嘉禾競爭一二,但在外埠市場上,被兩大公司封殺,毫無建樹。

如果江佑選擇了金公主上映,就是選擇了暫時放棄外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