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雲王朝往東,有一個國家,名叫大燕王朝,曾經也是大成王朝的一部分,甚至是國都所在地。

大燕王朝佔領後,也在大成王朝的國都舊址上,建立了國都,國都沿用的也是大成王朝的名字,金陵。

此時在金陵城中,聚焦了七國的大人物。

他們都是代表各個國家,前來進行磋商聯合伐雲的大事情。

大雲王朝國力日益增強,他們已經感覺到了威脅,更何況現在大雲王朝還出了一個文尊齊彧。

都說齊彧和血神教聖旗鼓相當,甚至有些不及血神教聖女。、

可明眼人都知道,齊彧要更強一些。

這裡的強不是指硬實力,而是綜合實力!

齊彧的才學和風骨,引領了所有讀書人,現在的許多文人,都尊崇齊彧,儒家也隱隱的,對齊彧有了結好之意。

如果不是齊彧是道教的繼承人,恐怕儒家早就來搶人了。

齊彧現在的聲望和號召力,是很強的,這比血神教那個聖女還要恐怖。

一個人的個體實力再強,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因為他只是一個人。

真正可怕的是有實力又有聲望勢力的人!

齊彧現在就是這樣的人,雖然硬實力比不過血神教聖女,可比起綜合實力,齊彧已經超過她了。

這樣的一個人,是大雲王朝的人,他們周圍的國家如何安心?

最近他們的君主,都是茶飯不思,憂心忡忡的。

因為齊彧已經確定成為下一任教首了!

道教將由他執掌,到時候道教的信徒將會尊崇齊彧,他的聲望,會達到頂峰。

天下大多數的讀書人也齊彧為尊,能和儒家爭奪民眾信仰的,就只有道教。

齊彧成為教首,道教民眾的信仰自然會落到他身上,再加上天下讀書人的尊崇,齊彧一個人,就獨攬了道、儒兩家的信仰。

他的聲望,無疑會達到頂峰!

甚至齊彧會成為繼儒聖道祖之後,新一任的聖人。

這樣的人,死了才是最好的。

可問題是,大鼎王朝花費巨資,聯合了正魔兩道的力量,都沒有殺死齊彧,這還能怎麼辦?

齊彧不死,那麼只能在齊彧實力變得更加強大之前,先滅掉大雲王朝了。

如果有可能,滅掉道教的道統或許不錯。

雖然有可能會造成道教信徒的反彈,可他們有信心能夠壓下去。

而道教滅與不滅的區別,在於齊彧的抉擇。

如果齊彧執迷不悟,想和大雲王朝共存亡,他們在滅掉大雲王朝後,就滅掉道教的道統。

反之,齊彧沒有與大雲王朝共存亡的想法,那麼他們會順應民意,立道教為國教,就如同大雲王朝一般。

這就是他們大體的計劃!

齊彧暫時動不了,那麼就只能先動大雲王朝了!

大燕王朝的使臣會館中,來自七國的使臣已經匯聚一屋,看著北部十五國的沙盤地形圖。

大鼎王朝的派出的使臣代表,是一個青年,眉清目秀,可眼神卻是有些陰寒。

他就是常奇,常家現任家主。

常奇拿起三面黑色的棋子,插到了沙盤上,那個地方,正是大雲王朝南方的一出只要關隘,名叫清龍關。

此關一破,就相當於是開啟了大雲王朝南部的大門,大鼎王朝的軍隊就可長驅直入,直達大雲王朝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