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過操作之後,按個挑釁、亮個隊標。

用小動作嘲諷一下。

是很多玩家,包括高分段的路人王、主播,都會習慣性去做的事情。

搞到心態了,可能就會賺到東西。

搞不到,無所謂。

反正沒什麼損失。

職業選手雖然有著涵蓋著方方面面,極其嚴格的規定,這樣‘皮’一下,同樣不存在問題。

只不過。

放到比賽裡面。

就顯得很有意思。

這次的官方導播,顯然很懂,沒有馬上回放爆發一血的操作流程。

而是停留了幾秒。

還拉近鏡頭,給了一波特寫。

把銳雯嘲諷的動作和語音全部捕捉到了畫面裡。

直接將歐美路人的好感拉了起來。

對EU、NA兩大賽區的觀眾來說,自家隊伍全部出局,剩下三支LPL和一支LCK隊伍,本身就帶著同仇敵愾的心態站在QG這一邊。

&nb,不是一般的開心。

“小北這一波操作,真的是絕了。”

娃娃雖然看不明白,但也覺得非常厲害:“Semb一開始佔據草叢,優勢是很大的,打著打著,草叢沒了,優勢位置沒了,狀態沒了,最後人也沒了。”

“我想起來PDD之前說的東西。”米勒回憶:“上單這個位置,水準達到足夠的高度,不僅僅是自己去操作,還能引導對手的行動。”

操作這一項,達到一定水準,其實都在伯仲之間。

很難分的出高下。

&nb,以及其他賽區排在前列的職業選手,比起最擅長操作的老牌鑽一,照樣沒有明顯的優勢。

因為這東西,存在設定中的上限。

就像銳雯光速QA。

達到極致,也就1.7。

不可能再突破。

至於個人能力方面的領先……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

強如大魔王Faker,測試反應速度的資料無限接近人類極限。

和一眾反應速度在1.21.3左右的對手相比,顯然有著質的差距。

實際交手呢?

並不是一面倒的碾壓。

反而還總會被單殺。

上路也是如此。

只顧著秀自己的操作,就算達到極限,都沒什麼意義。

畢竟對手不是木樁,不可能站著不動讓隨便打。

想建立優勢。

就需要去‘掌控’雙方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