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僅僅是一個開始。

UZI拿到女警,極其擅長打速推節奏。

玄冥二老的艾希女槍,同樣可以作為速推英雄來使用。

轉上。

繼續要外塔。

控到峽谷先鋒,強行向前推進,裝備沒有成型的林北顯然也無力防守,被迫選擇了退避。

兩座外塔到手。

ROX戰隊又把目標集中在了中路。

“麻煩了!”

娃娃理解再差,也能分清陣容的強勢期和弱勢期:“小北的船長沒有發育起來,這個時候,QG打團傷害是不夠的,大蟲子不是常規AP,並不那麼好守塔。”

“主要是QG這套戰術體系,是圍繞在女警能佔優的情況下設定的。”米勒點出關鍵的問題所在。

拿到女警。

考慮的肯定是線優。

不可能說給下路拿了這個650碼射程的ADC,再去防備劣勢了怎麼辦。

舉個例子。

就像找巨石強森去打架,難道還防著強森被對面三下五除二幹倒?

不現實!

因此。

雖然上一場是玄冥二老個人能力問題,這一場是UZI小明吃了ROX底牌英雄的虧。

但實際效果,基本沒什麼區別。

都是女警一被壓,全場被動。

沒有這個ADC撐住前中期,林北的等級裝備不足以參戰。

Doinb和Ning空有坦度,在大規模團戰裡面,身軀再堅挺,也是被對方肆意風箏的靶子。

“小北單獨吃一路,看能不能吃起來吧。”MISS掃了眼小地圖上的英雄分佈:“QG現在的形式,只能期待小北站出來了。”

“問題是,很難。”米勒並不看好:“船長首要條件是13級,沒有13級,火藥桶衰減的速度不夠,而且一個三相絕對支撐不起來,兩件套也未必有足夠的作用。”

QG戰隊這套陣容。

正常,或者說想要打出來的節奏。

首先是女警的線優。

能推塔就推塔。

不能起來太快的推塔節奏,打出一定經濟優勢,圍繞雙前排慢慢拖船長髮育也沒問題。

船長裝備達標之後。

再等一等。

女警巔峰的時期就又要到來。

簡單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