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贏的輕鬆愉快,符合所有解說和觀眾的預期。

同樣在第一天進行比賽的EDG,卻碰到了比較尷尬的情況。

和EDG同處於D組的隊伍,一支SSG,一支TMS,都不是省油的燈。

相對來說比較好解決的,是歐洲三號種子SPY。

對EDG來說。

想出線。

肯定要踩著SPY和SSG、TMS兩者之一。

結果。

EDG作為首日壓軸出場的隊伍,打一個原本應該是手到擒來的SPY,在前期佔據不小優勢的情況下,中野2v2送出一波大節奏。

進而影響到上單。

三個關鍵點全部被壓著打。

對線能力本身就是短板的Deft,即便有Meiko的幫助,也無法撐起場面。

中期幾波小團戰。

EDG因為太過心急,想要追回前期的經濟差距,打的有些貪功冒進。

兩次都是取得主動權,但輸在了後續追擊上。

第三波團。

經濟差距已經比較明顯。

SPY以上單為代價,打出一波1換4,並控到了納什男爵。

慢慢做推進。

用最小心謹慎的方式,一點點把EDG啃了下來。

這下。

不僅讓關注著這一戰的玩家們大跌眼鏡。

更是把EDG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一時間。

外界全部是吐槽EDG的帖子和評論。

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才僅僅是一道開胃菜。

第二天。

IM先輸FW,再輸C9,直接來到了懸崖邊緣。

因為和IM一起的B組隊伍,除了FW和C9之外,就只剩下一個SKT。

連臺北和歐洲隊伍都打不過的IM,想贏SKT?

和夢話差不多。

不出意料。

為時八天的小組賽剛剛過半,IM就已經徹底結束了這次世界總決賽之旅,提前預定十六強,買好了回國的機票。

EDG雖然在接下來的比賽裡面碾壓了歐洲三號種子SPY,找回了一定的尊嚴,但連續輸給SSG兩場,想要出線,就必須壓下北美神教TMS一頭。

不過。

這裡有個特別有意思的梗。

TMS從建隊開始,就從來沒有缺席過世界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