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交換調整。

雙方陣容最終確定了下來。

藍色方QG:上單吸血鬼,打野奧拉夫,中單麗桑卓,下路大嘴璐璐組合。

紅色方EDG:上單納爾,打野寡婦,中單盧錫安,下路飛機加上一個錘石。

教練握手退場。

讀取階段。

為兩支隊伍加油的聲音再一次響徹場館。

“感謝粉絲們熱情的加油助威。”娃娃進入正題:“這一場,雙方的戰術佈置都做出了非常大的改變,和前兩場截然不同。”

“其實這樣的變陣,算不上底牌。”米勒分析:“因為QG和EDG兩邊其實都是在見招拆招,用的也是原本就掌握了的英雄,只不過換了個方向進行博弈。”

“是的。”PDD補充:“這代表兩支隊伍的戰術體系非常豐富。”

聯賽中上游的隊伍,基本是跟著版本來打。

什麼英雄屬性上調了,什麼英雄勝率高了,就爭奪什麼英雄。

這種行為……

不是說不對。

勝率高,肯定有勝率高的道理。

獲得增強,達到了非Ban必選程度的英雄,更是必須要掌握。

但是。

夏季賽六月份開始,八月份結束,加上季後賽是整整三個月的時間。

常規賽版本,這個英雄強。

季後賽也強麼?

世界賽階段,也強麼?

不現實。

一直‘追’著版本強勢,費盡心機去爭奪常規賽的每一個積分,或許能拿到不錯的名次。

但和金字塔頂端的隊伍相比,差距會不斷拉大。

QG和EDG兩個小組頭名,很多時候,都是打自己擅長的東西,練習各種英雄的體系和配合,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所以。

才能出現這樣各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看似天馬行空其實非常嚴謹的處理方式。

閒聊幾句。

十名英雄出現在召喚師峽谷。

購買初始裝備。

走出泉水。

這次,都沒有入侵的打算。

只是隔著河道,互相用遠端技能吐口水。

一分三十秒,全軍出擊。

選手轉到各自的位置。

“雙方都比較求穩。”米勒解析:“QG是絕對領先的一方,只要不出問題就可以接受,而EDG向來不喜歡冒險,陣容往後拖也絕對有的打。”